七国之乱(1)
公元前154年,肿如粗腿的指头们终于按捺不住,起兵造反。吴王刘濞为主谋,本来联络了八个诸侯国,加上自己一共有九国。后来齐王临时退出,济北王被部下劫持没法出兵,实际参与的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作&ldo;七国之乱&rdo;。 周勃去相之后的公元前173年,贾谊终于稍稍出头,被文帝从偏远的长沙召回。贾谊忧心国事,回到首都就上了着名的《治安策》,也叫《陈政事疏》。文章一开头,他就大声疾呼:&ldo;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rdo;看看天下形势,一个问题令人痛哭,两个问题叫人流泪,六个问题让人长叹息,其他违法背理的事更多,不胜枚举。 《治安策》的核心思想,是藩王势力太大,影响中央安全。他强烈建议&ldo;众建诸侯以少其力&rdo;,就是诸侯王死后,将封地分割给子孙,&ldo;割地定制&rdo;、&ldo;地尽而止&rdo;。文帝没有立即采纳,直到公元前164年齐王刘则死,无子嗣位,才将最大的齐国一分为六,又封淮南王刘长的三子刘安、刘勃、刘赐等为王,将原属英布的淮南国分为三份。 但贾谊的有个建议,为最终平定&ldo;七国之乱&rdo;产生了重要作用。 贾谊回到长安时,虽然周勃已去灌婴已死,但佞臣邓通仍在文帝周围,所以还是未得重用,被转封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年幼,入朝时骑马摔死,贾谊因此而深深自责。梁怀王没有子嗣,按照道理应该撤销封国,贾谊认为这对局势不利,建议顺势加强文帝的两个儿子、淮阳王刘武和代王刘参的地位:将代王刘参迁到梁国,扩大梁国和淮阳国的封地,使彼此连成一片,北到黄河南接长江。这样一旦有事,梁国足御齐赵,淮阳可控吴楚,山东无忧。文帝深以为然,但因代王要防御匈奴,就没有动他,而迁淮阳王刘武为梁王,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 后来的情势发展表明,贾谊此举可谓深谋远虑。需要指出的是,这个&ldo;深&rdo;和&ldo;远&rdo;都是相对而言。封建梁王本身仍是逆流,与撤藩大局矛盾;执行抑商重农的政策,时间越长,流弊越深,早已为历史无数次证明。 景帝上台后,他的老师晁错受重用,为御史大夫。这人也是个削藩主义者。他明确指出,&ldo;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其反迟,祸大。&rdo;景帝纳谏,下令削藩,不断找茬以各种鸡毛蒜皮的理由,动不动就削去诸侯的几个县一个郡,终于点燃了叛乱的导火索。其中的主谋刘濞身上,也有点传奇色彩。他是跟随刘邦征战的功臣,荆王刘贾死于英布之乱,刘邦考虑到吴﹑会稽一带民风剽悍难驯,需要勇敢健壮的人镇守,于是立刘濞为吴王,统辖三郡五十三城。分封授印过后,他将刘濞叫到跟前,仔细看看他的相貌,看出他脸上似乎带着反相,不觉有些后悔。但是金口玉言,木已成舟,无从更改,只好拍拍刘濞的后背说:&ldo;五十年后东南有人叛乱,难道会是你吗?天下同姓为一家,千万别造反!&rdo;刘濞还能说什么?跪下连连磕头道:&ldo;不敢!不敢!&rdo; 刘濞之所以会举起叛乱的大旗,其中有些缘故:他与景帝刘启有杀子之仇。刘启为太子时,吴国太子入朝,刘启跟他下棋。琴棋书画本为雅事,这两位太子下着下着竟然下出了人命:因为棋路的争执,刘启抓起棋盘就朝吴太子砸去。他肯定没想到自己的准头如此之好,竟能一招毙敌。 消息传到吴国,刘濞见朝廷并无真诚道歉之意,既恨且痛,大为光火。等儿子的尸体运回来,他愤怒地说:&ldo;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rdo;又将灵柩运回首都。其中之意,不言自明。从那以后,刘濞称疾不朝。茶几和手杖向为尊敬优待老年人的象征,文帝干脆赐刘濞几杖,特许他不必上朝,免得大家都别扭。 当时朝廷准备削除吴国的会稽、豫章两郡。刘濞接到诏书后,立即下令杀掉朝廷派来的两千石(大体相当于郡级)的官员,以&ldo;清君侧、诛晁错&rdo;为名,起兵造反。他亲率吴楚联军二十多万,准备进攻长安;胶东、胶西、济南、淄川四国合围忠于朝廷的齐国;赵国则暗中勾结匈奴。一时间黑云压城,举国震动。长安城中的高利贷者,竟然都不肯给随军从征的列侯公子提供贷款,怕新政府上台后打了水漂。 关键时刻,景帝想起父亲的临终嘱托,立即起用周亚夫为太尉‐‐在此之前,太尉这个官职已经废除二十多年,令他带领三十六位将军、三十万人马,东进平叛;派糊弄吕禄有功的曲周侯郦寄北上攻赵,将军栾布率兵援齐,大将军窦婴驻守荥阳,看守敖仓军粮以及洛阳武器库,以为后援。
七国之乱(2)
这是公元前154年正月的事情。那一年,西方的罗马和西班牙也爆发了战争。 虽然已经做了开战部署,但局势的严重程度还是超出了景帝和晁错的想象。景帝问策,晁错主张御驾亲征,他自己留守长安。这让景帝很不高兴。这不是要陷君父于危难嘛。亲冒矢石本是作臣下的职责,怎么反倒要我上前线? 这个建议让晁错的一只脚踏进了地狱之门。他这个人,有才能有见识,也有为国的忠心,然而为人&ldo;峭直刻深&rdo;,就是非常直率刻薄,因此树敌甚多。比如他跟袁盎就是天敌,从来坐不到一起,一个见了另外一个必然起身就走,更不要说一起议事。典型的一个槽栓不下俩驴。 此时晁错偏偏又想治袁盎的死罪。袁盎曾经在吴国为相,接受过吴王的贿赂,回来报告说刘濞不会谋反。这桩案子晁错曾经审过,要判罪,最终景帝从宽发落,将袁盎削职为民。如今局势危急,晁错旧事重提,准备揪住不放,理由是袁盎知道吴王会反却不报告。袁盎闻听万分惊恐。此时再要追究,他必定难逃一死。怎么办呢?他决心先下手为强,于是请求景帝召见。当时景帝正与晁错筹划调拨军粮。他问袁盎道:&ldo;你曾经当过吴相,现在吴楚叛乱,你怎么看?&rdo;袁盎说:&ldo;不必担忧,吴楚必破!&rdo;景帝说:&ldo;吴王采铜铸钱,煮水制盐,招引天下豪杰,头发已白还起兵反叛,如果不是策划周密,会这么做吗?你有什么根据说他必败?&rdo;袁盎说:&ldo;吴王铸钱、煮盐确实可以取利,但哪里有豪杰可供引诱?果真得到豪杰,一定会帮他做正当之事,肯定不会叛乱。吴王招引的都是无赖亡命徒,所以才互相勾结,作乱国家。&rdo;这时晁错插话道:&ldo;你说得好听,拿个好办法出来!&rdo;景帝也问袁盎有何对策。袁盎说:&ldo;请陛下屏退左右。&rdo;周围的闲人随即退下,但晁错还是不走。袁盎当然不会开口。他想屏退的,其实只是晁错一人。真是该走的不走,该留的没留。袁盎进一步说道:&ldo;我所讲的话,臣下都不该知道。&rdo;晁错只好恨恨地退下。 袁盎趁机说道:&ldo;吴楚所恨的,只是晁错擅自抓住诸侯的小过错就削夺封地,因此以反为名,要杀掉他;等杀掉他恢复封地,就会罢兵。当今之计,只有斩晁错,派使者宣布赦免吴楚七国,恢复被削夺的封地,那样才能不动刀兵而恢复稳定。&rdo; 这话完全落在刘濞&ldo;清君侧、诛晁错&rdo;的套路之中。景帝未必不曾识破,但是畏惧叛军势大,于是沉默良久,然后说:&ldo;顾诚何如,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rdo;意思是说,假如真象你说的那样,为天下苍生考虑,我不会爱惜某一个人。于是封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 十多天后,丞相陶青、廷尉张欧、中尉嘉随即联名弹劾晁错,指责他要景帝亲征、自己留守长安,建议战争初期放弃一些地方,&ldo;无臣子之礼,大逆无道&rdo;。当然,这都是景帝的暗中授意。 晁错被杀完全没走法定程序,简直就是恐怖袭击。景帝心里多少还有点廉耻良心,因此无颜面对老师:他派中尉到晁错府上,假说皇帝令他上朝议事,晁错闻讯立即穿好朝服,跟着中尉上了马车。经过长安东市时,中尉忽然停车宣诏将晁错腰斩,然后灭族。 这个忠心耿耿为皇帝操劳的带着书生本色的政治家,竟然身着官服而受腰斩。这大约是历史上唯一的例子。是个十足的政治悲剧。 更大的悲剧在于,晁错的冤死,丝毫没能阻挡住叛军的进攻步伐。刘濞根本不见袁盎。宗正要宣读诏书,刘濞狂妄地说:&ldo;我已为东帝,哪里还有什么诏书?&rdo;景帝这才明白,冤杀晁错不过是&ldo;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rdo;。然而第一皇帝永远是对的,第二当皇帝错误时,参看第一条。所以晁错死了也就死了,如同石子入池,波纹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