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的存在,现如今听起来似乎很荒谬,但在封建时代,却是存在即合理。毕竟我们都知道,文化大多是为政治所服务的。这套理论,在那个时代,的确能很好地维持当朝统治者的统治,让位卑者不敢对位高者有任何质疑,甚至位卑者会主动地用这些伦理道德来规训自己,让渡自己的个体性。到后来让渡便成了责任与义务,不让渡则会背上‘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罪名。可个体性的让渡确实是社会共存的一种模式,也能让社会稳定下来,继而能够很好地将产能低下的生产力集中起来,打造出我们史书上的盛世帝国。所以在那个时代,存天理,灭人欲,才是正道。
“可是大清亡了,封建时代走到了尽头。西方的崛起让我们突然发现,‘君权神授’时代所剥夺的个体性对生产力所起的作用,已远远不如‘天赋人权’所保护的个体性对生产力的解放造成的根源性改变,也就是创造力。所以,我们开始学习西方的司法系统和政治架构。可问题是,我们的文化内容,还是旧时代的三纲五常的封建特权文化,矛盾便出现了。比如做事的人依旧是封建做派,也就直接导致了经济的停滞甚至是倒退。这就是姥爷他们当时,决心要开展这场运动的理由。而启蒙教育运动的核心目标,彻底摆脱封建思想,就是解放人的权利思维,觉醒人的自我意识。”
“可我们的文化内容,不是马克思吗?”奇欢欢一边听倪安说,一边翻动着手上的书问道。
邵他低着头,轻声回道:“那是考试内容,而且还是高中以后才接触的考试内容。而我们的日常,早到孩童出生,晚到老人离世,我们贴身的文化内容,其实从没有改变过。”
奇欢欢听了,回想了下自己的人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无法反驳。
而手中的书,讲的便是那些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比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盘古开天辟地、愚公移山等。只是故事都被改写了。
奇欢欢只大致看了开篇,便感受到了其中与自己儿时听到的那些有什么不同。主角不再是神仙女娲和盘古,而是人。故事不再侧重于讲神如何创造世界,而是从人的视角出发,去理解人的诞生与成长。
某种程度上,在保护传统文化和革新封建思想间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邵他很快便翻完了手上的那几本,见倪安说完,便拿起手上的书,问道:“这是那场运动中留下来的文书吗?”
倪安点了点头,继续讲了下去:“这场运动不完美,这是现实,比如识字率并不高,很多地方的连基础教育都无法实现,更别说在那之上要求更高的启蒙教育。而且最大的问题是,它动了所有人的奶酪。当普通人的人权思维觉醒,世界上所有人与人的对话便变了味。职场上领导与员工的矛盾,家庭里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都是那个阶段的常态。我们现在常说的,‘父母在等孩子感恩,孩子在等父母道歉’,便是这些矛盾的具体写照,原特权阶层不愿让渡权力,可成长中的人却在觉醒,很窒息,却也很难避免。
“但最为致命的,是它动摇了顶层特权阶层巩固自己地位的根本——血脉继承。你们刚刚看到的那些家谱,原本只是姥爷在准备这场运动时做的一些资料收集,是为了证明这些家族的兴衰与血脉继承制度有关,却没想到,这成了我后来的保命符……”
大厅中央,碳火烧得旺盛。可有风吹入,还是让人感觉到了寒意。
有些故事,本以为距离遥远。却不曾想,早已息息相关。
其余两人听到倪安的话,不约而同地皱了皱眉,异口同声地问道:“什么意思?”
倪安却笑了笑,卖了个关子:“开展到中期的时候,问题便越来越严重了。那些年,犯罪率不停地上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关系中弱势群体的人权觉醒,引来了特权阶层更进一步的暴力压制,且相关法制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和执行。所以,为了社会的稳定,这场运动便被叫停了。但姥爷,与这些人的梁子,也算结下了。
“后来姥爷退休,来这南方小城里养老,便把这些文书一起带上了。在他还在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些家谱有什么意义,直到他走后,书楼里这些家谱被人洗劫一空。我也突然明白,为什么姥爷当年即便与这些人结下了梁子,也能全身而退……”
话说到这,倪安便说不下去了。
10年前那个冬天,本就悲伤不已的她回到这唯一的栖身之地,却只见满目疮痍的时候,她真的万念俱灰,对整个世界都失去了信心。
一阵冷风吹来,时间好像又回去了。她不禁打了一个寒颤,炭炉前取暖的手也忍不住抖了抖。
奇欢欢见状,伸手握住了她的手,放手心里捏了捏。直到倪安朝她笑了笑,露出了“没事”的眼神,她才松手。
一旁的邵他则接过了倪安的话头:“成也世袭,败也世袭。这些所谓的‘大户人家’,怕是内里也不太平吧?”
“何止是不太平,这些人对于所谓的‘正统’、‘血脉’已经全然着了魔。嫡系永远在防着庶出,庶出在拼命寻找证据,就为了证明嫡系是庶出。”
奇欢欢不解:“这破玩意儿……有这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