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岱居功至伟,我当即表奏成都,加封马岱为镇西将军。
并将魏延伏诛的前因后果呈至尚书台,中心意思以下几点:
1、我奉丞相命令,负责守卫汉中,一切危及汉中安危的事情,我可以便宜从事。(我有这个职权)
2、丞相的确派遣马岱为内应,如果魏延居心叵测,可以将其铲除。有诸葛亮亲笔手书除掉魏延的密令,加盖着丞相府印和都督雍凉诸军事的大印为证。(有丞相的授权)
3、杨仪以都督部中军行营传达了魏延谋反的消息。(锅是杨仪和都督部中军行营的)
3、魏延的确是率军叩关,并且说出了“身后有两万大军,不想多等”的恐吓性质的语言,三军将士亲眼所见,前言所闻。(魏延有谋反未遂的事实行为)
魏延作为蜀汉高级将领,诛杀魏延必须得有充足的理由。我虽然有假节的权力,可以在战时,处置军阵中不听号令者,但魏延同样也有假节。
只有丞相授予的假节钺,才具备更高的权力。何况我虽然为大将军,然魏延所部军马并未交由我节制,我却编为了自己的部曲。
蒋琬、董允看到了杨仪和我的呈报之后,定性了魏延谋反的事件性质,并向刘禅汇报。而蒋琬刚将相权和尚书台合二为一,丞相府制定政策、尚书台负责执行。虽然,诸葛亮常年身处雍凉,蒋琬代行丞相府权力多年,但遇到重大战略调整、或者国内各项政务进展都是需要向诸葛亮请示的,如今蒋琬才是将二者权力真正做到合二为一。
权力更迭的初期追求的就是稳定,但此时此刻恰恰也是最动乱的时刻。
蒋琬做了顺水人情,让我代为节制魏延的兵马。很明显,他也知道我不可能将吃进去的兵马吐出来。
“汉中集团现在壮的可怕,陈溢之现在有五万多人,已经反了个魏延,若是陈溢之也有异心,那就大为不妙了。”蒋琬说道。
“雍凉有大军六七万人,还有费祎、张苞、关兴等忠君爱国的将领在,即便陈溢之骁勇善战,也很难拿下雍凉吧。当年,丞相为了取雍凉,可花费了数年时间的。”董允说道。
“陈溢之如今坐拥五万大军,而且都是精锐。翻越秦岭取突袭雍凉并非不可能,雍凉虽然还有七万大军,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
虽然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陈溢之的基本忠诚还是有的,之前他在南中犯了错,军职全被撤了,竟然安安心心的去种地了。这次,丞相让他回汉中,也是二话没说就回去了,也没跟丞相索取什么权力。
不过,眼下我们现在要尽快将雍凉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一个我们信得过的人。以后再慢慢削弱陈溢之的军权,这样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蒋琬说道。
“文伟在雍凉,我们得抓紧时间上奏陛下,让费祎接手都督雍凉诸军事,兼凉州刺史,统摄雍凉大军。”董允说道。
“那就只有一个问题了,只怕杨仪不愿意放权。”蒋琬说道。
“那就把他召回来。”董允说道。
次日,刘禅颁布诏书,“尚书令蒋琬,领丞相府事,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
中书令费祎,领都督雍凉诸军事,兼凉州刺史,统摄雍凉大军。
杨仪,迁司隶校尉,领中护军。
召大将军陈廷,骠骑大将军李严,中书令费祎,司隶校尉杨仪返回成都,恭送丞相千古。”
召命传到了汉中,严易气势汹汹地找到了我,“大将军,这份人事任命,简直就是把我们踢出局了!他蒋琬什么东西!?”
“注意言辞,蒋尚书现在是我们的顶头上司。”我说道。
“溢之,费祎统领了雍凉,下一步就是要削汉中的军权了。这次我们虽然夺了魏延的兵,尚书台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不可能放我们不管的。
只要一断我们的财源和粮饷,我们必然不能和张鲁一样,迟早被南北夹击,丧失主动权。”李恢也劝道。
“李将军说的不错,趁我们现在还有主动权,干吧!
打雍凉太难,一来,雍凉军力和我们相当,二来,要穿越秦岭山区太过艰难。
但是成都平原兵力空虚,成都只有一万御林军,我们以给丞相奔丧为名,率军南下清君侧,必然能拿回军政大权!”严易的观点就是这么冒进!
“严易,你知道你刚才的建议就是谋反!师出无名,得不到益州各方势力支持的。
不用着急,有人比我们还急的!别人不说,杨仪肯定就比我急。相信他的情报网络应该得知了成都的人事任命吧。
替陛下的传命使者李福在哪?”我问道。
“今日李福前来给我们宣读完陛下诏书,天色已晚,安排在驿馆休息,明日启程,到天水给杨仪、费祎传达天子诏命。”李恢说道。
“李恢你和李福是旧相识,今晚你去给李福灌醉,争取明日拖延其一天。”我说完,转身离开。
“这样就可以打一个时间差了,让杨仪率先知道陛下要召他回成都,这样没准杨仪能和费祎闹起来。
他是自信满满能留在雍凉统摄军事的,竟然被喊回去任司隶校尉,负责监管百官。”严易说道。
“司隶校尉级别不低,此前是丞相兼任的,但是蒋琬在成都耕耘已久,杨仪就算任了司隶校尉,估计也是没人会买账的。
杨仪此人很有野心,费尽心机斗倒了魏延,肯定不甘愿将手中权力交出去。这一步棋,乃是驱虎吞狼之计啊。”李恢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