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勋贵与宗室的不同,福王身份尴尬,世子娶媳妇还要过皇家的意思,但勋贵家中都是媳妇进门了,再由当家的上书请封。所以这桩婚事虽然出了一些意外,但几家达成了共识之后,将世子夫人的名字改成宁熹便可。
因为这个耽搁了一些时候,宁熹世子夫人的册封到三日之后才下来,正式册封之后,虽然府里依然称宁熹为三奶奶,但在外面,宁熹已经是正经的镇国公世子夫人。册封圣旨下达,宁熹要进宫谢恩,原主虽然出自国公府,但因为三房在宁家的地位,宁熹还真没有机会进宫。宋老夫人也知道这个,但并没有太担心,毕竟宁熹作为外命妇,进宫谢恩也就是走一圈,拜见皇后和太后,只叮嘱宁熹不要多听少说,不沾惹是非便可。
宁熹乖乖地应下来,便由宋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陪着,坐上了进宫的马车。镇国公是一等公,府邸离皇宫也并不远,路上时间不多,宁熹也不打听宫里的太后和皇后娘娘什么秉性爱好,只略问了问两处宫室的位置和道路。大丫鬟青衣是宋老夫人身边得力的人,也随宋老夫人去过皇宫,做大丫鬟的几乎都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虽不可能了解清楚,但也给宁熹说了几处标志性的建筑。
宁熹细细将青衣说的话记在心里,虽然不管从娘家和夫家来说,她都没什么仇家,但皇宫里稍有不慎就可能掉脑袋,她还是尽可能的有备无患。至于那些主子的性情爱好什么的,不说青衣一个小丫鬟不可能知道多少,便是听说了些,谁又知道真假,而她又不在宫里讨生活,大可不必在意那么多。
就如宁熹所想,面见太后和皇后,都就是安安分分的见一回礼,两位后宫的女主子说些客套的场面话,赏些东西,便放她回去了。宁熹快要走出宫门,才吐了一口气,一个身着侍卫衣裳的人匆匆从后面走来,青衣吓了一跳,连忙向宁熹道:“三奶奶小心!”
宁熹毕竟是习武之人,人还没有撞上来,宁熹就轻盈的避了开来,那人看都没看宁熹一眼匆忙往前走,连给宁熹引路的小太监都微微皱眉:“这是哪来的小侍卫,竟这般冒失!”
宁熹皱起眉头,凑到青衣耳边低声说了一句话,青衣脸色一变,上前低声对小太监说了一句话。小太监闻言一愣,细看了前面的小侍卫一回,连忙向旁边招手,向宁熹道:“世子夫人恕罪,奴才临时有事要去办,叫小柱子送夫人出去。”
宁熹点点头,并没有多问,那小太监便明白宁熹的意思了,嘱咐了临时找来的小太监一回,才匆忙跑去办事去了。
坐到马车上,青衣才拍了拍胸口,道:“三奶奶是怎么瞧出来的,而且……”青衣想说,为什么要管这闲事,就算真是哪位主子跑出去了,她们又不是皇宫侍卫,与她们也无干。
宁熹听明白了,她前世养得娇惯,可毕竟那个圈子活动的都是精明人,她不会勾心斗角,但察言观色是会的。闻言便笑笑道:“女子与男子毕竟是不同的,除非自小就把自己当成个男子。你想说我为什么多管闲事?青衣,这是不干我们的事,可有个词叫做迁怒。”
青衣脸色一变,迁怒这个词在他们做下人的来说更为残酷,主子遇到了危险,主子做错了事,无论是否与他们有关,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他们。而到了皇家的事情上面,无论是否与他们有关,单单他们曾碰上那个人,别人的怒火就得撒到他们身上来。
宁熹心里叹了口气,她并不是喜欢管闲事的,可皇宫进出的外命妇本来就不多,若是那位真的出了什么事,日后人家提起这件事,多半要说:就是镇国公世子夫人进宫那一日。多么好的标志性事件啊!若是宋家再有那么一两个仇家,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可就在皇家面前挂了号了。
宁熹只给小太监提醒了那么一句,皇宫里能露露脸的太监都是机灵的,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小太监跑去找能主事的,也乐得卖宁熹一个好,一个字都没有提到宁熹。在宁熹乘着马车离开了皇宫之后,一小队侍卫匆忙出了皇宫。
宫里发生的事,宁熹也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对宋老夫人说了,听说了最后一件事,宋老夫人点点头,道:“熹儿做得对,说不得是哪位公主淘气,若真出了事可就了不得了!至于其他的,熹儿也不用担心,宫里做事的都是机灵的,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得了大家长的赞同,宁熹才算放了心,同宋老夫人告辞,便直接回了慧园。才刚刚进门,守在院子里的琉璃便迎上来,道:“三奶奶,四姑娘来了,在院子里等三奶奶呢!”
宁熹点点头,小姑子来了自然是要招待了,问过琉璃,确认没怠慢了这位堂妹,宁熹才往院子里走去。如今正是暮春时候,院子里几株垂柳早已经抽出嫩绿的柳叶,院墙上开着黄绒绒的迎春花,虽不是什么名贵的草木,也算清新漂亮,四姑娘宋绾就坐在院子里,捧着茶看墙头的迎春花。
见宁熹起来,宋绾起身行礼,道:“绾儿见过三嫂!”
“四妹妹不必多礼!今日进宫谢恩,叫四妹妹久等了!”宁熹笑着请宋绾坐下,虽然丫鬟肯定解释过了,但宁熹还是自己解释了一回。
宋绾才十三岁,笑起来还有一对酒窝,看上去格外讨喜,听宁熹这样说,宋绾连忙摆手,道:“我知道三嫂进宫去了,是五郎那个泼猴缠着我,我受不住才到三嫂这里多清净来了,三嫂不嫌我烦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