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八年,十一月。
天气已经转冷,高邮虽还没到结冰之时,但在阵阵寒风之下,入眼多是一片萧瑟之色。
在京城的秦观来信提醒,今年的省试礼部报到时间截止于本月底,是该启程去京城了。
这段时间,菱川书院的发展甚是喜人,《菱川格致学刊》竟连出了两期,创刊的首期,秦刚在又一次去扬州拜见苏颂时带去了一本,想不到竟得到了高度的赞扬。
苏颂对于这种既可以普及格致学问、又能促进科学学习研究的学刊十分地欣赏,直接建议秦刚从第二期起开始刻版印刷,仅仅他这里,就明确要付费订阅二十本,以赠阅自己的好友。
秦刚也借机请苏颂为学刊题写了刊名,毕竟,这也是前宰相的题字啊。
同样,送给润州沈括的那本也得到了意外的良性回应。
在丰富且严谨的学刊面前,沈括放下了多年前因米芾而引起的芥蒂。他回信对于学刊的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意见,之后对于希望自己为其专门撰稿的请求,也是一并应承了下来。
第二期的学刊开始刻版,印刷了五十本,想不到竟会一分而空,一本难求。所以,计划中的第三期的印量,也就提升到了一百本以上。
得知秦刚要进京赶考的消息后,上至毛知军,下到王保长,包括生意合作的几大家,竟都不约而同地派人送来的仪程、礼物。秦刚只收下了极少数几人的东西,大部分都一一退还。
而为他进京安排最操心的,当属秦老爷秦福了。
秦婉来家里之后,的确又细心又勤劳,把家里家外收拾得十分整洁有序。家里留下她一个家佣也是完全够了。
所以,秦福便索性就安排黄小个作为随身书僮,陪秦刚进京,也方便照顾好他的起居。
接下来,就是对于入京后的各种物品准备,既不能太多,从而影响到路上的携带。但想想之后,又不能缺少一些重要的物品。所以,这行李也是各种考虑,反复调整。
高邮出发去京城,前半程自然是水路最为方便。于是,秦刚便让船只从神居村绕一下。
赵四得了早一步过来的胡衍通知,一起在村中等候。
这段时间里,水寨酒坊扩建非常成功,天醇与琼花酒快速交付了两次,香水也是顺利上市。秦刚嘱咐胡衍一定要站在安全第一的角度,再考虑扩大生产的问题。
最后,他给赵四留下了一本小册子,上面是他关于如何训练士兵在非常态的状态下进行作战的一些想法:“四哥,你上过战场,见过生死博斗的场面与环境。这些寨兵,之前只是欺负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以及孱弱不堪的厢兵。我们水寨,不大可能会有那种拉开了战场进行结阵对冲的那种战斗。更多的会是像我在北窑庄野渡口遭遇过的那类袭击。说白了,要想保护好我们的村寨,神居兵们,需要掌握的会是侦察、隐藏、伏击、撤退这些方面的能力。所以,这段时间,我从先前的鸳鸯阵散发开去,又想了一些训练的想法写在这。只是,如何去训练?如何能实现等等,就都拜托给你了。”
赵四有点惊讶地接过这本册子,哪怕只是简单地翻了翻,他也难以相信这些内容出自秦刚手里。不过他却更加习惯于秦刚这种会不断给他各种惊喜的状况,并点头说:“秦先生你放心好了,赵某是个武人,看问题总喜欢用最简单的方法。对于神居寨来说,按秦先生指出的方法去走,就是最靠谱的路。”
秦刚很感慨地握住赵四的手说:“四哥,你的这份无条件的信任,很让我有点承受不起啊!”
赵四哈哈大笑道:“那还是我让秦先生费心了。不过你也放心,眼下的神居兵便在这高邮湖上已是无敌的存在,水寨里的生意又有胡兄弟的帮衬,小五子也越来越有出息。你就放心去京城赶考去吧。有任何消息传来,神居水寨与神居村的所有人,唯秦先生马首是瞻!”
秦刚再次上船之前,赵四给他准备了五张各三百贯的茶引,因为长途赴京,如果是铜钱、现银都显得携带不便,也不安全。而在大宋,茶引在商人之间已经通用,京城的钱庄也多愿直接兑换成同面值以茶引替代交易,也就相当于现钱了。
而天醇酒与香水等物,赵四原先也准备了一些,说是带去京城,可以作好极好的礼品。但秦刚还是考虑到这两件货物已经全权交给了辛第迦发售,进入京城,最好还是看他何时将生意做过去再说。再者,太多的货物入京也是一个麻烦,于是都作罢了。
这次进京选择的路线是水陆各半,先乘船由高邮湖向西到了泗州,然后从泗州开始进入汴河。
原本是可以从汴河一路坐船直到京城,这也是两浙、江淮往京城输送赋税的最核心漕运通道,甚至两湖的许多地方货物都会选择先沿长江到扬州后,再北上转走这条线路。
只是如今的时节不对,天已开始寒冷,越往北河道里的结冰现象也就越明显,所以也不知道船最终能开到哪个地方,一旦结冰断航,就得上岸改走陆路了。
这天,差不多已经到了宿州,前面已有船回头告知,再往北的河道已经冻起了一半。眼见着北方的寒风正在过来,所以保险起见,船工与秦刚商量,这次就送到宿州码头,然后上岸去雇马车北上。
船只进了码头,此时停泊的船只已经不多。基本都是像他们一样,到了这里便抓紧时间卸货下客,然后船只回头南下,以免再过两天河水一旦冰冻起来,不仅走不掉,而且还有可能会被冰挤坏船身。
秦刚此时从船舱里走出来,看到这天色虽还未晚,但算一下再去码头上雇车等一系列的事,怎么着也得要在这此住上一晚,明天才能继续走。
正想着事,不料船身突然一震,要不是黄小个在后面一直盯着,眼疾手快地上前扶住他,险些就要摔倒——原来船只进码头时,船工不熟水道,在急避左侧障碍时,不防船首右侧撞上了先前已经停好的一艘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