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太后眷恋权位当然是明显的事情但是她也确实没有说错,安帝实在不是一个好皇帝在邓太后摄政的这十几年里,有长达十年的时间天灾不断,后来又有羌人入侵等外患,若不是邓太后日以继夜地料理、以身作则的勤俭,国家是很难捱过这许多劫难,顺利恢复到丰收安定的局面的
然而安帝再混帐,他总还是个皇帝皇帝已年将而立,仍然受制于太后,儒家学说可没有这个道理对于这样反常的现象,无论是朝臣还是邓氏家族的成员,都非常不安但是大多数人都不敢向邓太后提出归政的建议因为这方面的前车之鉴多如牛毛郎中杜根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早在邓太后摄政初期,杜根就与另一位郎官共同上书,请求太后归政皇帝结果邓太后没等看完就勃然大怒,下令将两人装入囊中当众打死,然后丢到城外荒野去郎官当场丧命,总算杜根命大,竟然在荒野中苏醒过来他害怕邓太后派人验尸,醒了也不敢动弹,直在原地装了三天死人,直到眼中都生出蛆来,这才得以逃生,一直脚不停地跑到湖北宜昌地方,做了十五年酒保
邓太后对自己的家族约束是非常严格的,绝不允许他们有任何非份之想,还特地颁布法令,宣布外戚犯法一律严惩,就连自己的亲哥哥邓骘也不例外当然,在实际施行的时候,邓绥并不是如此严格,若是严格,邓家怎么可能一家伙跑出八九个侯爷来?但是假如她认为外戚可能窥伺并影响她手中的权力的时候,她却从来不会手软
公元118年,邓绥的堂弟邓遵因军功而被封为武阳侯,由于是太后弟弟,这封爵远远超过了军功本身,这使曾经剿灭羌人解救国难的元帅任尚十分不满任尚咽不下这口气,便与邓遵争论起来谁知不争还好,一争就被邓遵派人查出了他的过失并且向邓太后禀报,说是任尚虚报杀敌数目,还贪污了一千万钱既然查有实据,邓太后当然为邓遵撑腰,当年就把任尚给处死了消息传出,邓绥的大哥邓骘惊恐万丈,因为他的儿子邓凤曾收受了任尚的名贵马匹,为了向妹妹表示忠心,他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都处以髡刑,剃光头发穿上囚衣,以避免邓绥以为自己私相交结将领,有甚么夺权不轨的想法
邓绥的另一位堂弟邓康任职越骑校尉,他觉得堂姐权欲过重,家族也贵至极处,满则溢,盈则亏,想要劝她及早退步抽身于是几次三番地向太后上书,请求减损一些家族私权,还权皇帝奏章递上,却再等不到下文,邓康心中着急,干脆称病不去上朝邓太后倒还有些亲亲之谊,派一个贴身侍女前去看望这位侍女原本是邓康家的奴婢,被邓康送给太后使唤的,没想到她如今得了太后的宠信,又知道邓康触了太后的霉头,因此趾高气扬地对门官宣称,自己是奉旨而来的&ot;中大人&ot;邓康还真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连忙出来迎接一看竟是当年唯唯诺诺的奴才,顿时大怒,狠狠地斥责了她一顿这位中大人一朝麻雀上枝头,早已自空一切,如今被邓康揭出老底,从中大人一下子打回婢女原形,当众颜面扫地,不禁恼羞成怒,跑回宫中就向邓绥进谗言,说邓康装病而且还出言不逊,打狗不看主人,实际是邈视太后邓绥原本就对堂弟劝自己归政含恨在心,被这么一撺,哪里还按捺得住!立即传下命令,将邓康免官遣返,开除出邓家宗祠
经过这几桩事情,再也没有谁敢提让邓太后归政的话头
然而邓太后毕竟是个凡人,她不可能是万年不倒的金身
就在处治了邓康的第二年,建光元年(公元121)的春天,四十岁的邓绥患病不起,很快就在三月十三日离开了人世
安帝多年来都活在邓太后的阴影下,对她早已由当初的感激转成了怨恨他压抑多年的情绪将要发作
改朝换代、清理旧势力的工作很快就卓见成效邓绥死了才半个月,安帝就将自己的生父刘庆追封为孝德皇帝、生母为孝德皇后、嫡母为甘陵大贵人又清算多年前的老帐,命令邓太后的得力助手、当初诬陷祖母宋贵人的宦官蔡伦向法庭交代罪状蔡伦服毒自尽报了仇的安帝追封祖母宋大贵人为&ot;敬隐皇后&ot;
接着,有人恰到好处地向安帝告密,说邓太后的兄弟邓悝、邓弘、邓阊曾经想要废除安帝,改立平原王刘翼这个告密者,是邓绥曾经处罚过的宫人,而她的说法恰好与安帝乳母王圣不谋而合,安帝立即下令,将邓太后家族大加修理:
西平侯邓广宗、叶侯邓广德、西华侯邓忠、阳安侯邓珍、都乡侯邓甫德都被废为庶人;上蔡侯邓骘降封为罗侯,举家遣归封国;尚书邓访举家流放……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邓广宗与邓忠不堪地方官员的逼迫,自杀身亡消息传来,邓骘与邓凤绝食自尽邓绥的堂弟河南尹邓豹、度辽将军舞阳侯邓遵、将作大匠邓畅也全部自杀而这个时候,还仅仅是五月初一,离邓绥太后去世还不到五十天
邓氏家族倒也不是完全覆灭,安帝阎皇后的姨表邓广德兄弟就没有被牵连,当年曾经劝邓绥归政而被开除邓氏宗籍的乐安侯邓康更是重获启用,一跃成为太仆
平原王刘翼先是被贬为都乡侯,又被贬为蠡吾县侯,但是总算他明哲保身,得以善终——历史总是这样惊人的相似,二十五年之后,东汉王朝的皇统再次断档,刘翼的儿子刘志被选中,成为汉桓帝老子被诬蔑图谋皇位郁郁而终,谁知儿子却当真把皇位收入了囊中
邓氏家族的灭顶之灾,实在是来得太快太离谱,这里面自然也少不了那位穿了十八年小鞋的陈忠的功劳,若不是他主动充当了找岔弹劾的职务,安帝也不可能如此迅速地找出那么许多下手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