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中国奋斗史手抄报 > 第一百四九章难产的川督(第1页)

第一百四九章难产的川督(第1页)

奕??在1861年与两宫皇太后发动辛酉政变之后,一开始叔嫂三人合作默契。两太后得奕??之助,政变才得以成功,实施垂帘听政,也不能不依靠奕??辅佐。于是晋升奕??为议政王,领班军机大臣,综理朝政。但奕??的议政王,不同于清初多尔衮的摄政王。“议政”的前提,是两宫太后亲操权柄,奕??只能辅佐她们处理政务,却不能代行朝政。议政与摄政,一字之差,差别是很明显的。

在当时满清诸王中,奕??的见识才干首屈一指。他执掌枢要后,继续重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大臣,使萎靡的朝政一时有所振作。奕??也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极高的威望和人脉关系,然而,随着国家的内忧外患有所缓解,奕??的地位越来越高,慈禧太后对他的防范也在加强。

?奕??出身皇族最显赫的家庭,一向自视甚高,功高位尊,也不免骄盈。何况他敢于据理直言,对太后懿旨常有异议,难免引起后者不悦。兄嫂二人由当初的同舟共济到貌合神离,矛盾逐渐显现。

之后两人关系不断恶化,奕??的仕途也随之几起几落,到同治帝病亡,慈禧太后再一次立幼童为帝,使她有更充裕的时间加强自己的权力,奕??职权和地位更是逐步被削弱。

1880两人发生的一次争执,将双方最后的一情面也消耗的七七八八。慈禧太后偏听太监诬陷守门护军的一面之词,欲置护军于死罪。奕??率领全体枢臣“力争不奉诏”,引起太后的恼怒。大声质问:“你事事与我为难,你到底算什么人?”奕??毫不示弱。昂然道:“臣是宣宗第六子。”太后:“我革了你的爵!”奕??回答:“你能革臣的爵,却革不了臣的皇子。”

奕??等人的抗辩。虽然使得护军从轻发落,但是却将慈禧这个女人的怨恨之心彻底的激发了起来,发誓要将奕??一撸到底,只是之后的几年没有找到很好的借口,因此奕??也就在位子上呆了下来。

此次奕??及其主持下的军机处不想轻易⌒∟⌒∟⌒∟⌒∟,插手越南一事,引起御史交章弹劾。终于让慈禧抓住了把柄,他同醇亲王奕譞合作,以“委靡因循”的罪名,将以奕??为首的军机大臣全部罢黜。停奕??亲王双俸,命他“家居养疾”。又命礼亲王世铎主持军机处,庆郡王奕劻主持总理衙门,并命遇有重大事件,先与醇亲王商办。

奕譞初登高位,急需在朝堂内外寻找支持和安插心腹,之前在别人眼里成了险地,谁都不愿意去的四川,在奕譞的这里也就成了香饽饽。

与南宁接壤的几省虽然不安全。但是一旦成了这些地方的大员,其话语权也就比以前要高出不少,因为这里是清廷的防御重地,不仅驻扎了大量军队。以防南宁北上侵袭,而且为了可以更好的为这些驻军服务,清廷也将这些督府的职权增加了很多。

四川是天府之国。再加上经过丁宝桢一番精心治理,这里已经成了清廷为数不多的财税重地。特别是1881年丢了广东之后。这里就更是成了清廷格外关注之地。要不是这里危险,没有人愿意来。根本就不会有他奕譞安插亲信的机会。

奕譞在初步稳定了朝堂之后,他立即开始物色起了川督的合适人选。只是此时他也遇到了奕??同样的问题,找不到既愿意去,又够分量和资历的人。

而且奕譞在帅选候选人的时候,比奕??的条件更苛刻。奕??没有他这么多的心思,选人的首要条件是有没有能力,其他的没有过多考虑,而奕譞则多了是不是心腹这一条。

加上奕譞性格懦弱,在经历了同治帝后之死、东太后暴卒后,领教了自己这个嫂子的厉害,处事就更加谨慎微,兢兢业业。因此在选人的时候,还要看这个人能不能通过慈禧这一关。

有了这么多限制条件,想选出一个合适的川督出来,自然也就难上加难了。而且他之前由于害怕慈禧盯上他,一直不敢深交外官,培植党羽,因此能够被他视为心腹的本就不多,更别还要找够资历的人了。

奕譞最后选来选去,相中了翰林院掌院学士徐启文。

徐启文一开始只是个无名卒,但是他却逮住了一个好契机,进入了慈禧的视线。慈禧上位后囿于局势,只能重用汉臣,为了笼络这些汉人的心,她自己也跟着开始学习起了汉文化,只是她一开始汉学水平不高,那些儒家经典对于她来太过高深,因此慈禧急需有好的学习教材。

恰在此时,当时还是江南道监察御史的徐启文给慈禧上了一道折子,建议将“列圣实录宝训”和汉唐以来母后临朝的事实经验汇编为一册,以供两宫太后参考。慈禧非常欣赏这个建议,于是便让南书房、上书房、翰林院马上进行编写,以备她学习参考。这本书编写好后,慈禧特赐名为《治平宝鉴》,并不时地安排学识出众的大臣进行讲解,譬如翁同龢就先后为两宫太后讲解了宋、金、元、明四朝的帝王政治事迹。

徐启文的这个建议不仅暗合了慈禧现在的状况,拍了个不大不的马屁,而且其后还亲自参与了编撰这本书。

慈禧高兴了,重赏徐启文,徐启文也借此机会,逐渐进入了慈禧的视线,不久便迁为翰林院院士,奕譞也正是在此时与他交识的。

虽然徐启文只会拍马屁,没有真才实学,但是他却有着其他人没有的优势。首先他得到了慈禧的赏识,如果举荐他,肯定会被通过。其次徐启文有野心,奕譞就听过徐启文曾经对川督一职有过兴趣,因此对于去就任川督一职,他本人肯定会同意。

更重要的一,他与徐启文一向交好,如果徐启文当了川督,肯定可以给自己提供奥援,支持自己坐稳现在的高位。

而慈禧此时也对一拖再拖的川督继任人选烦不胜烦了,听到奕譞举荐的是她极为欣赏的徐启文,立即就同意了,下旨丁宝桢回家养疾,徐启文即刻赶赴成都接任川督。

此时距丁宝桢上奏乞休已经过去半年了。(未完待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