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星河出发了。
头也不回的走出了自己的家,走出了小张村。
他穿着一身黑色的长裤长褂,单薄的身子斜挎着一个包袱。
里边装着他的全部家当,除了那个留下的收音机。
对于一个15岁的少年来说,没有什么比义无反顾更让人叹息。
一旦决定一件事情,这个年龄是很难再考虑其他的。
出发去哪儿?
吃什么?
住在哪儿?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已经出发了。
这艰难的一步终究要走出去。
再回来的时候,也许就没人说自己是废柴了。
或者干脆没人记得自己了。
赵星河一路向西,在春溪小学没有停留。
春溪小学本来叫村西小学。
曾经是赵星河最向往的地方。
多少次,他爬上春溪小学的墙头,静静聆听里边学生们的朗读声。
那个时候,在操场上闲逛的老校长会大声冲他吆喝,让他下来去教室。
害羞的赵星河一扭头从墙头跳下,顺着墙边堆放麦秸秆三步两步就跑远了。
校长还会去挨个教室查看,看看是哪个学生不好好上课偷偷跑出去。
几个教室挨个数过,一直没有发现逃学的孩子。
一来二去,校长知道了村里有个没人管的“野孩子”。
这个在学生们心里都害怕的老校长,特意去了赵星河的家里,还去找了当时的老村长。
他想让赵星河来上学,坐在教室里堂堂正正的听课。
无奈当时的赵星河从心里抗拒,他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人给买书本。
老村长担心赵星河会把学校里的孩子带坏,对赵星河上学的事也不上心。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溜走,赵星河终究是没有上学。
每年赵星河的爸爸回来,也没有提过他上学的事情。
赵天宇好像是故意荒废自己的孩子,很坦然的接受着孩子的一事无成。
村里的闲话渐渐就多了。
从小经历苦难的赵星河,其实并不想接受自己的平庸。
他不搭理那些以取乐消遣别人寻开心的村里人,却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恭恭敬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