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星河看着郑新娟反应这么大,以为菜站出了什么大事。
“姐姐,别哭了,我们今天才出成绩,我就赶紧过来了。”
“我知道,上次你盈盈姐来的时候,跟我们说了。”
赵星河虽然这段时间不在菜站,冯盈盈还是定期来这里,她非常关注姐妹菜站的发展。
“姐姐一大早就在这等着你,知道你肯定会早早赶过来。”
郑新娟拉着赵星河的手,走进了菜站的院子。
她告诉正在忙碌的人们,今天中午她请客去镇上饭馆吃,下午菜站歇半天。
赵星河看着院子里多了很多的陌生面孔,之前的几个人除了崔玉凤还在,其他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姐姐,小梅姐他们呢?”
赵星河心里有些担心,害怕小梅姐他们离开菜站,希望不会像自己想的那样。
“他们啊,现在都忙着呢,快进屋里来,让姐姐好好看看!”
郑新娟眼中只有赵星河,现在压根不想跟他讨论别人。
“姐姐,反正我今天也不走了,有的是时间让你看个够!”
赵星河可知道郑新娟的脾气,只有让她安心才能问出答案来。
“那就好,姐姐可想死你了。”
郑新娟终于踏实了,她坐在赵星河旁边的桌子上,跟赵星河讲了这段时间菜站的变化。
自从赵星河上次离开之后,章叔叔就答应了小梅姐的请求,去了隔壁省里。
章叔叔在外地参观学习了半个多月,还买回来不少的书。
他跟小梅姐还有郑新娟商量之后,在自己家地里建了两个蔬菜大棚。
因为大家都没经验,只能凭借章叔叔的讲述决定先种西红柿。
根据章叔叔的考察结果,冬天大棚里的西红柿虽然味道差一些,但是很容易成活,并且结的比夏天还要多。
为了降低风险,只有一个大棚种的西红柿,另一个大棚种的是黄瓜。
这个大棚里的黄瓜可不是用来吃的,而是准备收获黄瓜籽。
这个主意并不是章叔叔在隔壁省份学到的,而是自己的大胆尝试。
他觉得如果蔬菜大棚做成功了,以后周围的老乡们肯定都会有样学样。
那个时候,需求最高的就是蔬菜种子。
他从书上看到,黄瓜的种子病虫害少,成活率高,需要的专业技能也不高。
三哥带着章叔叔和小梅姐去了一趟省城,拜访了一个农科院的老专家。
这个专家现在已经退休好几年了,一直致力于为农户做免费的技术指导。
他们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专家的事迹,就亲自去了一趟。
专家听说小梅姐他们自力更生建立了一个菜站,心里非常欣慰。
“你们这是集物流和仓储于一身的初创企业,有前途,有前途!”
老专家说着专业术语,听的小梅姐和章叔叔特别不好意思,只有三哥不懂装懂的“嗯嗯”的回应着。
老专家特意给章叔叔介绍了培育黄瓜种子的注意事项,临走时还给了章叔叔两本自己写得书。
老专家和章叔叔约定,在明年夏天的时候,他会抽空亲自到太守镇来参观一下。
章叔叔在大棚边上搭了一间小房,既方便干活又可以防止大棚出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