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元年,758年,责授王维为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
“上元元年,76o年夏,转任尚书右丞,这是他一生所任官职中最高的官阶,也是最后所任之职。”
“上元二年,761年,仍官尚书右丞。春,上《责躬荐弟表》,请求削去自己全部官职,放归田园,使其弟王缙得以还京师。”
“五月,进上谢恩状。七月卒。临终时,他仍作书向亲友辞别,完成后便安然离世。”
视频定格在了王维逝去的那一刻。
他的这一生,既没有李商隐一样的郁郁不得志,也没有辛弃疾和陆游的那份热情与遗憾。
有的,只是无尽的淡泊之意。
也许这就是他被称作“诗佛”的缘故吧!
果然诗如人生,诗如其人,王维便是“诗佛”的最好诠释。
“兄长,你的身体……还有你为什么要主动辞官啊!”
王缙不解,但他面前的王维只是平静的摇了摇头。
“仙师都说了,我是安然离世,所以并没有什么遗憾,身体方面也只是顺其自然罢了。”
“还有辞官,是为了你能回到朝廷继续为政,为兄对这些事情实在是不感兴趣,更何况缙弟你曾经救过我。”
志不在此罢了。
王缙对自己的兄长也多少算是有些了解,知道他所言非虚,已经有了退隐之意。
“本来我心中已有打算,在明年春就准备辞官的,但仙师提前说了出来,那我也只好现在就准备了。”
王缙没有再开口相劝,只是叹了口气,陪着兄长继续看陈羽的视频。
“王维名声很大!有“诗佛”之称。”评论区已有后世之人开始透露起了王维诗的风格。
““诗佛”?不错不错,依我看,的确适合此人。”
“王维这一生,除去受到那场变乱的牵连,其余时间都是半官半隐居的生活!这“佛”字,当真无比合适。”
“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朗朗上口,我已熟记于心,真期待他的其他作品呀。”
“也许王维的这一生,才是我们的写照。”评论区突然出现了这样的一个声音:
“虽然大家都想着建功立业,或者说是入朝拜相,但是每朝要多少文人?又有多少将相?”
“大多数人的人生应该是和王维没有经历安史之乱是一样的,无非是没有他那样的诗才,但是多了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
一时间评论区突然变得emo了起来。
“虽然话不好听,但是我觉得楼上好像说的有道理。”
“回顾老夫的一生,当真是如评论区所说一般,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一生未立寸功,但一直都在期待!”
“哪来那么多的大事?大家不过都是天地一粟尔。”
“这么想想,我的一生好像一直都是在升官或者贬官,的确有些无趣。”
……
看着评论区的情绪有点不对,陈羽抬头看了看,这还不到凌晨,咋就一个个都开始emo了?
深受其害的陈羽知道,要立刻阻止这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