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太上皇没有丝毫权力,但与分享,还是很别扭。特别是与李适之。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现在李适之是李隆基最恨的人之一,以至于李适之之前做过的事情,在他眼中都异常虚伪。
现在李隆基只想快点结束此次登基大典,回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远离这对令他崩溃的父子。
他的念想很快就被李瑄满足,李瑄又勉励群臣一番后,登基大典暂且结束。
大典虽不奢华,但极为隆重。
当有一日,国富民强,他会举行一次真正的盛典,邀请天下百国的国王、酋长,在天下壮丽的建筑,万象神宫之中。
当前的大唐在李瑄眼里,只是兵强马壮,威震万邦,当不上繁华。
李瑄登基称帝的消息,将以最快的度,传至天下郡县。
现在南下将领已经就位,正在招兵买马。
他随时可以组建剩下的九个都督府。
他知道,江南、山南、岭南等道,会因为他称帝,进行观望。
事到如今,以长安为主的关中地带,不可能因为李瑄称帝而动乱。
以洛阳为主的河南地带,是由李瑄率领兵马扫平,也不可能动乱。
更何况河南、河北已被李瑄免去两年赋税。
边疆的郡县,特别是陇右河西,是李瑄的基本盘。
安西、北庭,则以都护府的方式存在,以胡人国家、部落为主。
他们仰慕强者,天将军已经神话。
李瑄登基后只是一道安抚的诏书,他们就会派遣使者,将贵重的珍宝,进献给李瑄。
江南岭南的地方官吏,对朝廷观望,对李瑄反而是好事,只要他们不动乱,就会给李瑄充分的时间。
在李瑄称帝的第二日,追封生母为孝穆皇太后。
封李适之的续弦王氏为太后。
并拟定诏书封裴灵溪为皇后,嫡长子李奕为皇太子。
于二月十五日进行仪式,文武百官拜见皇后,皇太子。
二月十六日,李瑄封姜月瑶为贵妃,封长离为丽妃,封霜儿为华妃。
封次子李淞为燕王,长女李蓁蓁为永乐公主。
同时下诏为自己的姐姐妹妹封公主,公主以国封,以李玉莹为蔡国公主。
为兄长封王。
李霅为许王,李琦为桐王,李季卿为沈王,李琅为庸王……
李瑄的封号,都是虚封,没有食邑。只有赐田和衣赐、俸禄。
他以身作则,包括自己的儿女都没有食邑。
边界是一步步被打破的。
自大唐立国以来,就有规定大唐公主的食邑不得过三百五十户,但武则天次破例封太平公主食邑过三百五十户。
而李隆基的女儿太华公主更是食邑千户。
李瑄已经停止这些食邑。
即便如此,他也认为臃肿的皇室,衣赐、俸禄,加田产也有点太多了。
李瑄不想封李适之兄弟的子女,因为李瑄一面都没见过。
这种凭白无故耗费国家资源,让李瑄想到后世明代的“朱氏天下”和清代“八旗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