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党这次做的过火了。
温体仁不会错过此等的机会。
“监督御史、翰林庶吉士的弹劾,臣都听见了,臣有三件事情不明白,其一,这内阁有若干人组成,遭受到弹劾的仅仅是臣和文大人、张大人,臣就奇怪了,难道其余的内阁大人,都是坚持正义的,都没有对内阁之建议表示赞同吗。”
“其二,臣在内阁商议事情之时,对都察院和翰林院提出了意见,这本是内阁商议的事情,按照制度是绝对保密的,不知道几位监察御史和翰林庶吉士是如何得知的,这消息是从什么地方传出去的,若是内阁议事,什么消息都传出去了,无丝毫保密性了,岂不是说军机大事也有可能泄漏出去,被别有用心之人拿来造势。”
“其三,臣记得皇上最为憎恶的就是党争,党争表现出来的结局就是党同伐异,容不得一丝的不同意见,唯我独尊,说说这监察御史,职责特殊,肩负监察官吏之职责,应该是不偏不倚,臣记得都察院有此要求,那就是监察御史之间,不可因为某件事情沆脏一气,必须发表独立的意见,就算是同意某弹劾意见,也要提出自身之见解,至于说翰林庶吉士,需要加强学习,不熟悉政务之前,尽量少发表意见。”
“两位监察御史,三位翰林庶吉士,意见出奇的统一,众口一词,这可真是难得啊,当然还有唐大人之建议,与其余人的意见也是一致的,难不成诸位在下面专门议论,形成统一意见之后,专门上朝来发表的,如此的做法,臣不敢苟同啊。”
温体仁是老江湖了,几句话就让张溥等人陷入到危险之中,党争可是要命的。
果然,皇上的神色有些变化了。
唐世济张了张嘴,最终没有开口,这个时候他不敢开口了。
张溥、张采和杨彝脸上的神情没有什么变化,可龚鼎孳和吴昌时两人的脸色发白。
温体仁说完之后,张溥没有等到皇上开口,再次张嘴了。
“温大人一派胡言。。。”
“住嘴,身为朝廷大臣,起码的礼仪都不知道了吗。”
发现情况不对的钱士升,终于开口了,他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不开口,可能跟着搭进去,内心里面,他也暗暗埋怨,张溥等人太不明事理了,这是什么地方。
果然,皇上慢慢开口了。
“钱爱卿,你认为此事应该如何处理。”
钱士升的脸色微微有些发白,他明白皇上已经很不满了,恐怕想到了很多其他的事情。
“臣以为,张溥、张采、杨彝、龚鼎孳、吴昌时等人不懂礼仪,喧嚣公堂,按律应该予以廷杖。”
钱士升说出来建议之后,张溥等人的脸上,竟然闪现笑容。
被廷杖者,虽说身体遭受了苦楚,可能够得到士大夫的推崇,甚至名垂青史,钱士升提出这样的建议,无疑是帮助了张溥等人,想必遭受到廷杖之后,张溥等人的影响力将大增。
一直都很少开口说话的文震孟开口了。
“钱大人此言差矣,不懂礼仪、喧嚣公堂之文武大臣,应该是遭受斥责,令其闭门思过,连基本的为臣之道都不清楚,有什么资格接受廷杖。”
文震孟说完之后,温体仁也跟着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文大人所言有理,若是追究都察院右都御史唐大人和翰林大学士沈大人教诲之失误,尚且说的过去,下面之人户口乱言,大可不必理睬。”
张溥等人想着再次开口的时候,皇上挥挥手,锦衣卫很快进入乾清宫,将五人架出去了。
但皇上脸上的神情不是很好,大概温体仁和文震孟两人意见出奇一致,让皇上不是很满意,当然这也只是猜测,但至少皇上没有惩罚张溥等人,也没有责罚唐世济和沈忠仁。
内阁提出的建议顺利通过,郑勋睿以兵部左侍郎、左副都御使的身份,兼任五省总督、陕西巡抚,负责剿灭流寇事宜,洪承畴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出任大同总督,负责边镇防御事宜,一场在朝廷之中引发诸多争论的事情,终于盖棺定论。
这场争论之中,恐怕没有胜利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