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大事?”
“据秘堂的人说,跟他们交手的是暗堂的人。”
崔耕当时就是一愣,道:“暗堂?李休?”
韦什方道:“李隆基身边那个人经过易容,应该就是李休。这回可有点麻烦,既然秘堂的人能认出暗堂的人,那暗堂的人就应该能认出秘堂的人,进而联想到你的真实身份。毕竟,这天下文才颇高的人,可就那么几个。”
崔耕沉吟了一会儿,道:“从洛阳到成都,确认本官的行踪,再返回来,最快也得一个月的时间。如此说来,咱们必须一个月内,把魏元忠的案子解决了。事不宜迟,赶紧通知宋中丞,查封飞将书坊!”
……
……
崔耕回去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就向张昌宗汇报已经杀了宋金刚的消息。
张昌宗甚为满意,让崔耕好好休息几日,关于刺驾案不用操心,自己已经有了眉目。
崔耕不由得心中暗暗腹诽,有个屁的眉目啊,不就是抓了很多无辜的太监宫女吗?这能问出个屁来?哼,想必今天下午,你就不这么气定神闲了。
然而,到了下午,不但张昌宗大惊失色,崔耕也被震了个七荤八素。
宋甚有才干,很快就查抄了飞将书坊,找到了张昌宗贪墨的账本。但是,不小心,他还找多了一样东西、《控鹤监秘记》。
这本书不知是谁写的,就是一个中篇小说,里面详述了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入宫之后,和武则天的那些情事。
最关键的是,这本书思想一点也不健康,全往下三路上招呼,完全是一篇绘声绘色的小黄文。
这问题可大了,其一,这飞将书坊为什么要印刷此物?仅仅是为了钱财?风险和得利完全不成正比啊。其二,也是最关键的:崔耕听张昌宗说,这里面所写,虽然有些细节是想当然,但有些细节却是确有其事。这说明什么?皇宫里有内鬼啊!以宋金刚的本事,可看不着武则天的活春宫,想必泄密之人另有其人。
于是乎,女皇陛下震怒,命张昌宗暂把刺驾驶案放下,专办《控鹤监秘记》一案。
但是,这不还有张家分赃的账本吗?群臣们好不容易找着了突破口,怎能这么容易让二张过关?
纷纷上表弹劾。
武则天没办法,免了张氏众子弟的官职。但是,对于张昌宗和张易之,她就舍不得惩罚了。
最后,武则天命大将唐休、宰相韦巨源共同查办此案。
证据确凿,难不成真判张昌宗、张易之死罪?这二位还没为难多久呢,武则天就让韦巨源出任检校扬州长史,唐休为幽州、营州都督、安东都护。
简单来讲,就是命二人出外。
这就是杀鸡儆猴之策了:一个宰相、一个大将,因为和这事儿粘上了点边儿,就被贬官出外,你们确定想淌这滩浑水?
宰相韦巨源出外之后,新递补上来的,就是杨再思。此人屡屡向张昌宗献媚,今天终于算是修成正果了。
他马上就找出了赦免张氏兄弟的理由张氏兄弟曾经向陛下献药(春药),陛下吃下之后身体康健,心情愉快。天下还有比这更大的功劳吗?
于是乎,张氏兄弟只是丧失了亲族的官位,就顺利蒙混过关。
另外,韦巨源原来在群臣中算是中立之人,现在他的位置被换成了杨再思。几个四五品的官职换了一个宰相,仔细算算,其实张氏兄弟还是赚的,一时间声势一时无两。
武李两家见奈何不得张昌宗,实现诺言,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李令月上表,请求封张昌宗为王,武则天拒绝了这一建议
三天后,这些人又再次上表,请求封张昌宗为王,武则天才答应赐张昌宗为邺国公。
张昌宗自己也明白,这种封王的事儿不能一蹴而就,也不甚急。反正再过一两年,武李两家再次上表,这事儿大概就能成了。
在这段时间里,把魏元忠的案子吊起来,暂时和武李两家保持和平也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