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与赵斯在离开皇宫后,两人的步伐都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仿佛都急于摆脱那沉重的气氛。
在告别了六部尚书后,他们不约而同地来到了一处隐秘之地,这里远离喧嚣,只有他们两人。
两人对视一眼,无需多言,便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秦国的未来,此刻正悬于一线,他们需要尽快商量出一个对策。
“赵斯,你觉得陛下这一病倒,大秦该怎么办?”李高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
赵斯沉吟片刻,眉头紧锁:“陛下病重,朝纲不振,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必然会趁机作乱。我们必须尽快稳定局势,否则秦国危矣。”
李高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不错,我们必须有所行动。但是,行动之前,我们得先确定一个方向。”
说到这里,他突然话锋一转,提到了胡海三岁的儿子:“你我都知道,陛下膝下只有这一个儿子,如果他。。。。。。。”
赵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立刻明白了李高的意思:“你是说,立储?”
李高微微点头,神色凝重:“不错。陛下病重,万一有个不测,大秦不能没有储君。而陛下的这个儿子,虽然年幼,但毕竟是正统血脉,立他为储,可以稳定人心,也能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有所顾忌。”
赵斯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权衡利弊。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好,我支持你。但是,此事必须谨慎行事,不能走漏半点风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高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放心,我自有分寸。不过,此事还需要你的配合。你身为右丞相,在朝中威望甚高,你的支持至关重要。”
赵斯拍了拍李高的肩膀,语气坚定:“你我同为大秦重臣,自当同心协力,共渡难关。此事就交给我吧,我会暗中联络那些忠诚于大秦的将领和大臣,一起支持立储之事。”
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中藏着几分深意,仿佛都明白了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一个三岁的孩子,如果立储成功当上了皇帝,那今后这大秦的朝廷,实际上就是他们二人说了算。
李高轻捋胡须,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赵斯啊,你我二人辅佐幼主,责任重大啊。但这也未尝不是我们的机会,只要我们携手同心,定能保大秦万世基业。”
赵斯点头附和,脸上同样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说的是啊,李兄。幼主登基,自然需要我等忠心耿耿的大臣来辅佐。你我二人,定要齐心协力,共谋大秦的未来。”
两人心照不宣,开始规划起未来的布局。
他们知道,虽然立储之事需要谨慎行事,但一旦成功,他们就能掌握朝中大权,成为大秦真正的决策者。
“李兄,我觉得我们应该先暗中联络那些忠诚于大秦的将领和大臣,让他们支持立储之事。”赵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李高点头赞同:“不错,此事宜早不宜迟。我们得尽快行动起来,争取在陛下醒来之前,将一切安排妥当。”
两人商定之后,便开始分头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