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在布局与吐蕃的战争,绝不能让两国求和。
因为李瑄知道,吐蕃这是在拖延时间,并非真正的求和。
这一代吐蕃的赞普野心勃勃,也生起一批野心勃勃的大臣。
“圣人对吐蕃的反复无常恨之入骨,同意求和的概率极低。”
李瑄想到李隆基对吐蕃的态度,逐渐将心放下。
不论如何,李隆基有诏,李瑄会在四月之前,到达长安。
这段时间,李瑄一直有听陇右传来的军令。
得知吐蕃依然在建苦拔城,吐蕃内部有向九曲、青海增兵的迹象。
吐蕃不断有军械,将士,向石堡城运送。
这代表吐蕃也在积极备战,或者随时防守。
李瑄兼河西节度使的消息,吐蕃已经知晓。
掌控十几万大军,他们更觉得恐惧。
吐蕃赞普用金箭传令,向四如和附属族部调兵,以防不测。
吐蕃忍辱上贡,希望能停止李瑄的步伐,为他们争取足够的时间。
李瑄没想太多,当天穿便服,只带罗兴与薛错,在姑臧城中集市视察。
由于李瑄戴着胡帽,没有人认出李瑄。
他要看看姑臧城的集市如何,是不是和姑臧令说得一样。
作为商贸重城,商业也是姑臧城税收的重要来源。
一圈下来,整体来看经商区域规划井井有条,姑臧令能力不错。
虽然没有明抢的存在,但姑臧令却说有一些暗处的欺行霸市、敲诈勒索,他无法杜绝。
因为在姑臧城中,姑臧令也只是个县令而已。
不说节度使府衙,武威太守府的长史、别驾,诸曹,都能光明正大地插手姑臧城的一切事情。
“这位商客,你所卖丝绸多少钱一匹!”
李瑄走近一名商贩,并向他问道。
“两贯钱一匹,概不还价!”
商贩见李瑄的打扮后,眼睛一亮,立刻道明价格。
“比长安贵不少啊!”
李瑄感觉在长安五六百文就能买一匹绢,这丝绸虽看着精美,长安顶了天一贯。
“郎君您瞧,我的丝绸出自会稽郡,这是大名鼎鼎的绛绣,多精美啊,我们从会稽郡而来,跋山涉水,自然要卖得高一点。”
商贩指着丝绸刚李瑄说道。
其实他们的买卖,一般都会被胡商吃下。
胡商在武威购买物品,就不用远赴长安。
虽然价格高,但胡商回去后,能卖更高的价格。
当然,商贩说自己从会稽郡来也是鬼扯,南方的各种丝绸,都可以在长安西市买到。
他们将长安的丝绸运输到武威,卖给胡商,赚一個大差价,这也是商人使然。
“好是好,就是太贵了!”
李瑄摇了摇头。
“郎君看样子去过长安,是有见识的人。别看我们卖得贵,但赚的也不多。您要是去长安,要跋涉千里不说,还会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