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府有个说法,叫“南贫北贱东富西贵”,南城区是老居民区。
这里有两条南北走向的胡同,东边的叫东柳条胡同,西边的叫西柳条胡同。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条胡同的确太窄,如果是胖人,只能侧身才勉强走进去。好在这里根本没有胖人,因为居住在这里的尽是穷人。家无隔夜粮的穷苦人,怎么能有心宽体胖的福分呢?
不过穷人也总要吃饭,有时还要喝上两口。对穷人来说,酒似乎比饭还重要,因为酒可以使人忘却烦恼和忧愁。
穷人的烦恼和忧愁当然足够多。
于是,西柳条胡同便有了“浇愁斋”。
据传,这个名字是一个穷愁潦倒的落第秀才取的,难怪有点儿文雅之气。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店里的陈设之简陋,环境之脏乱,空气之污浊,实在令人难以相信这是家酒馆。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许是真正的酒馆。因为在“浇愁斋”除了散白酒以外,几乎没有任何下酒的菜。不是店主不准备或嫌麻烦,而是来这里的客人因为囊中羞涩,不敢再有下酒菜的奢望。
只有酒,没有菜,酒客们谓之“干剌”。
喝酒就是喝酒,吃菜算什么本事。据说两个酒友在“浇愁斋”碰上了,俩人各自要了半斤对饮起来。甲从贴身的兜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粒花生豆,搓掉了红皮,用指甲掰开一分为二,很豪爽地给了乙一半。乙喝了一口酒,砸吧砸吧嘴,用门牙把花生豆上面凸出来芽磕掉吃了。
甲见状满脸不屑的样子,说:“以后再也不跟你喝酒了,你太闹菜。”说着自顾自捏出一根牙签,在花生豆上插一下,然后放在嘴里吸吮一番,抹抹嘴,这才满意地喝了一口酒。
乙看在眼里,面有惭色。
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一位怀揣着千两银票的客人,此刻正坐在“浇愁斋”喝酒,你肯定会笑掉大牙。
鸡窝里怎会飞出金凤凰呢?
但事实确实如此。
“浇愁斋”昏暗的光线里,坐在西北角正自狂饮的客人,正是中年怪客。
桌上没有菜。桌上桌下只有一堆酒坛子。
只见中年怪客一仰脖儿,手里的酒坛顷刻见底。他的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向吴掌柜扫去。
吴掌柜知他要酒,忙陪笑道:“客官,小店藏酒已然被您喝光了,还请客官移驾……”
中年怪客道:“去打!”
吴掌柜仍未动,面有难色。
中年怪客摸出一锭银子,墩在桌上。
吴掌柜一见,足有五两之多,忙哆哆嗦嗦揣在怀里,转身而去。
中年怪客身边赫然已有七八个空酒坛子,而他居然没有丝毫醉意,仍是目光炯炯,盯着门外。
不多时,吴掌柜返回,怀抱一大坛上好的烈性白干老酒。
中年怪客迫不及待地启掉泥封,竟不斟在碗里,而以一掌之力托起这十几斤重的酒坛,嘴对着坛口狂饮起来。
他一口气喝得有半柱香工夫,方才放下酒坛,竟不喘息,口中连连称道好酒。黑白分明的眸子落在吴掌柜脸上,甚有嘉许之意。
吴掌柜不明所以,却道:“客官可要添饭么?小老儿做的鸡丝蛋面松也还别有风味。”
中年怪客未予理睬,竟自吟道:“有朋在远方来,不亦说乎!”
中气充沛,震得十来个酒坛嗡嗡作响。
只听又一人吟道:“借酒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好一个浇愁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