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胡等人认为:李在国外&ldo;遥领元首职权,而不负丝毫责任,以国事为儿戏,视大法弁髦&rdo;。故对&ldo;违法失职&rdo;的李宗仁&ldo;副总统&rdo;职务应予罢免。
其三,胡等人认为蒋已复职,李&ldo;代总统&rdo;职应自动解除,现存一&ldo;总统&rdo;,一&ldo;代总统&rdo;,是李破坏&ldo;法统&rdo;、&ldo;动摇国本&rdo;、&ldo;颠覆民国&rdo;,固应罢免。
胡钟吾等711联名盖章罢免李宗仁&ldo;副总统&rdo;的签署书,于1950年5月5日送交&ldo;国民大会&rdo;秘书处,请依&ldo;法&rdo;转请&ldo;政府&rdo;召集&ldo;国民大会&rdo;临时会议行使&ldo;国大&rdo;罢免权。
与此同时,&ldo;国民大会代表全国联谊会&rdo;受蒋介石指使,也提出罢免李宗仁&ldo;副总统&rdo;案,请秘书处依&ldo;法&rdo;转请集会。但也有百数十&ldo;国大代表&rdo;提议:认为时值非常,应以军事第一,&ldo;罢免&rdo;一节,应俟局势稳定再予提出。由于众多&ldo;国大代表&rdo;的反对,蒋介石不得已,电&ldo;国大&rdo;秘书处,令&ldo;国大&rdo;缓期召开,本案暂予搁置。但蒋不死心,仍策动一部分&ldo;国大代表&rdo;从事&ldo;罢免&rdo;运动。
1952年1月,&ldo;监察委员&rdo;金维系等92人受蒋介石指使,提出&ldo;为副总统李宗仁违法失职提请弹劾&rdo;一案。该案经&ldo;监察院&rdo;大会审查成立。在&ldo;监察院&rdo;的《审查决定报告书》中称:
&ldo;奉交审查金委员维系等92人弹劾副总统李宗仁违法失职一案,当经本院全体委员过半数之共同审查,佥认副总统李宗仁于代行总统职权期间弃职出国,复于代总统名义解除后在外国擅发命令,显系违法失职。至其公开声明,&lso;拟有恢复中国合作政府计划,不久即可宣布,此计划并非完全依赖武力&rso;,显系有颠覆政府危害国家之意图,实触犯刑法第100条之罪行,当经决议:&lso;本院应予成立,依宪法第100条之规定,向国民大会提出,其触犯刑法部分,依监察法第15条之规定,径送司法机关依法办理。&rdo;
该案成立后,&ldo;监察院&rdo;将&ldo;弹劾李宗仁案&rdo;送交&ldo;国大&rdo;秘书处。&ldo;国大&rdo;秘书长奉蒋令行事,立即依&ldo;法&rdo;分别咨&ldo;立法院&rdo;院长并函&ldo;副总统&rdo;李宗仁返台接受弹劾。洪兰友致李宗仁的电文如下:
&ldo;李副总统勋鉴,准立法院院长移送监察院向国民大会提出弹劾副总统李宗仁案,兹以国民大会依法定于本年2月19日集会,用特电陈监察,先期命驾返国,以便将弹劾案副本正式送请察答辩。&rdo;
李宗仁接电后未予理睬,也未到台。&ldo;立法院长&rdo;接到&ldo;国民大会&rdo;秘书长请通知召集&ldo;国大&rdo;临时函件后,原应依&ldo;法&rdo;迅即召集,但因当时&ldo;国大代表&rdo;不足&ldo;法定&rdo;集会人数,未能按期召开。直到1953年底&ldo;立法院&rdo;奉蒋介石令采取非常措施之后,凑足&ldo;法定&rdo;代表人数,决定1954年2月19日召开&ldo;国民大会&rdo;一届二次会议。1954年1月13日,&ldo;国大&rdo;秘书长洪兰友再电李宗仁,令其返台对&ldo;监察院&rdo;弹劾案提出答辩。
李宗仁接洪兰友电后,认为弹劾案的提出和通过是非法的。2月5日,李亲致蒋介石一函称:
&ldo;按照宪法第90条,全体监察人员的人数,确定为223人。又按宪法第1005条,对总统副总统之弹劾案,须得全体监察委员过半数之决议,向国民大会提出之。过半数为113人。前年1月11日监察院出席委员只为93人,凑足法定人数尚少20人。吾兄竟唆使违法集会,对仁提出弹劾,所持理由,为若干委员减为160人。宪法明文规定之人数,可以任意减少,毁法弄权,莫此为甚。&rdo;程思远:《李宗仁先生晚年》第159页。
---------------
罢免李宗仁闹剧(2)
---------------
对于李宗仁猛烈的抨击,蒋介石不予理会。在李宗仁未到台答辩的情况下,蒋介石一手操纵的一届二次&ldo;国民大会&rdo;第六次会议终于通过了&ldo;国大代表&rdo;所签署&ldo;副总统&rdo;李宗仁&ldo;违宪背誓&rdo;罢免案与&ldo;监察院&rdo;所提&ldo;副总统&rdo;李宗仁&ldo;违法失职&rdo;的弹劾案。至此,罢免李宗仁的闹剧落下帷幕。
---------------
启用陈诚(1)
---------------
蒋介石上台后,一面报复李宗仁,一面更换李任&ldo;代总统&rdo;期间的人事安排。首先更换的人物是时任&ldo;行政院&rdo;院长的阎锡山。
阎锡山是尽人皆知的山西土皇帝,与蒋介石之间有着几十年的恩恩怨怨。阎丢失太原后,久居南京。何应钦去职后,由谁组阁成为蒋、李斗争的焦点。按李宗仁意图由居正组阁,但因蒋介石反对,居正以一票之差落选。李被迫接受蒋的举荐,推阎锡山掌管&ldo;行政院&rdo;。在阎&ldo;内阁&rdo;中,多是蒋夹袋中的人物。那么既然阎是蒋认同的一个人物,为什么一上台还要撤换阎呢?据笔者分析:阎锡山并非是蒋介石心目中的&ldo;阁揆&rdo;的最佳人选,蒋属意的是陈诚。但在蒋、李争斗的情况下,陈诚绝不会被李宗仁接受,故蒋推阎锡山出面&ldo;组阁&rdo;。阎上台后,对蒋而言犯了三个错误:第一个错误是:他企图利用蒋、李争斗独树一帜,主张&ldo;国防部长&rdo;职权要等于作战最高统帅,以便自己成为政治与军事的实际领导者。他还企图收揽被蒋介石所排斥的官僚政客,以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阎在自己实力丧失之后仍有此想法,正如蒋系人所骂&ldo;无能的白日梦者&rdo;。阎的第二个错误是他竟敢公开批评蒋介石的战略思想。阎在1949年秋广州一次会议上,宣称国民党在军事方面沦于今日土崩瓦解的状况,&ldo;则蒋介石的战略思想不能不负其最大的责任&rdo;。阎认为蒋的战略思想基本上是&ldo;守势作战&rdo;,以致被中共军队各个击破。阎的这一指责不能说毫无道理,但蒋岂能听得进这一批评。阎的第三个错误是与李宗仁多有配合,蒋认为损害了他的利益。故在上台后,立即罢黜阎的&ldo;行政院长&rdo;职务。当然,官面上还要过得去,先由阎锡山提出辞呈,蒋介石表示挽留,最后还是同意阎锡山辞职。1950年3月6日,国民党中常会临时会议通过了蒋介石这一决定。同时也通过了蒋介石提名陈诚出任&ldo;阁揆&rdo;的决定。3月8日,&ldo;立法院&rdo;投票同意陈诚为&ldo;行政院长&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