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需要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不是死记硬背的浑蛋,因此,有《獭也》这一类的怪题出来一点也不为怪。
读书作文是要有天份的,像戴春风那几位&ldo;师兄&rdo;,以他们现在的水平与文采,再考几辈子,其结局仍然是名落孙山。
每回同样的试题,毛逢工为了&ldo;公正评定&rdo;,特请不相识的先生批阅,都一致对戴春风的文章予以最高评价,其余都是泛泛之辈。
照这样下去,只要临场发挥好,来年秋天的乡试,戴春风绝对有把握榜上有名,安得见君王,&ldo;学自文武艺,货与帝王家&rdo;自训。
以后的日子戴春风收了野性,把自己埋在书堆里,日出日落,不觉中来年的秋试迫近了。
这一年是戴春风第一次投考,先生、母亲和自己都很重视。根据经验,毛逢工告诉他:&ldo;临近考试的时候,最好的准备是什么书也不读,什么文章不做,心情地玩耍,休息。做学问是日积月累的事,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进入考场,才能发挥出正常水平来。&rdo;
戴春风依照先生的话去做,和村里的孩子一起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尽可能地放松自己。
这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秋天。按往年的习惯定在中秋会考,九九重阳节放榜。而在中秋节前几天,地方团丁打着铜锣,逐户宣布会考的时间、地点及有关注意事项。
中秋节快过了,仍没有一点动静,戴春风坐不住了,以为团丁漏了他一家,跑回家一问,亦没有得到消息。戴春风只好去乡塾找毛逢工。
其时,几个历年屡考不中的&ldo;师兄&rdo;正眉飞色舞地同先生说着什么。戴春风估计一定是好消息,又见毛逢工一脸忧郁地坐在太师椅上,登时罢了。正茫然无计,一位&ldo;师兄&rdo;拍着他的肩道:&ldo;戴春风,你的书算是白读了,还是安心回家种地罢!&rdo;
戴春风傻眼了。
第三章初露端倪 [本章字数:7609 最新更新时间:2007-04-0410:50:550]
----------------------------------------------------
戴春风从小就是一块做特务的材料。探视、偷窥、攻心,无不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天赋。
戴春风作好充分的准备,旨在投考光绪三十一年的乡试,因迟迟不见动静,遂去先生处探问原因。
事实上先生毛逢工跟学生一样焦急。每年,县上在考试前都要把江山县地方一些有名望的先生召在一起,开一个会。
今年,久久不见动静,毛逢工于是在中秋前夕步行去县城向主管考试的官员探询。
来到县衙,早挤满了各乡前来询问的先生。连主考官也在焦急中,没有上面的发令不敢随便做答。
正在这里,守门的吏卒突然尖叫道:&ldo;圣旨到?&rdo;
毛逢工连忙随众人一起跪下接旨。只见一位朝廷命官手捧圣旨,迈着八字步走进衙内,宣道:
&ldo;清天有旨,皇帝诏曰:
居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取缔,各省科考亦即停止。
皇清光绪三十一年&tis;月&tis;日
钦此!&rdo;
毛逢工如当头棒喝,嘴却说道:&ldo;谢主龙恩,万岁,万岁,万万岁!&rdo;
毛逢工满腹不快地回到家,刚巧他那几位屡考不第的宝贝正等丰听消息。他们先自惊愕,继而感到一身轻松,像卸去身上的重负。
毛逢工的不悦,是忧虑取缔科举考试后,自己的生计会成问题,同时也失去了靠教书扬名的机会。
打击最大的还是戴春风,这些年来寒窗苦读,好容易学得半腹文章,为的就是要在今天一试身手。没想,命运是那样的残酷,他连考场都没上,科举制度就取消了……
见戴春风那难过的样子,毛逢工亦于心不忍,哽咽着安慰道:&ldo;春风,不要灰心丧气。回家以后还是要好好攻读,千万别把学业荒废了。学了东西在腹里,总会有用得着的时候。&rdo;
戴春风一边流泪,一边点头,就这样回到了家里。
在家,母亲蓝氏也听到了这个不幸的消息。对一个普通的妇道人家来说,虽也感到失望,感到这些年花费的白花花的银子有点可惜,但忍辱负重惯了的性格,使她很平静地承担了下来。
蓝月喜只愣了一会,然后用力撂开盖住眼睛的头发,反过来安慰儿子道:&ldo;风儿,别气馁。或许只是朝廷暂时做出的决定。你还是不要松气,抓紧攻读,等哪天恢复过来再去投考。&rdo;
话说取消科举制度以后,戴春风心中没有了奋斗目标,那本身就放荡不羁的本性开始自我膨胀起来。
已经是十一、二岁的孩子,最是顽劣的时候,加之本来就天资聪颖,想出的招数真是无奇不有。
戴春风倚着力气大,征服了一大批顽童,这帮人整天跟在他的屁股之后,玩尽了各种恶作剧。
每天早晨,戴春风在母亲面前装得老老实实,吃罢早饭,跑出家门,在外头振臂一呼,便成了孩子王。
戴春风喜欢玩耍的游戏,不外乎带兵打仗。把孩子一分为二,他理所当然是正面统帅,另外再指定一人做&ldo;敌人&rdo;统帅。由于戴春风不仅力气大,更兼勇敢,敢入虎穴不怕死,从来都是百战百胜。
于是,孩子们都争着投到他的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