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很有水平,很高超,杀人不见血,吃人不吐骨头的奏折。先是大讲特讲狄青的功劳,还夸赞狄青在枢密使数年无错,很不容易啊。这才叫真正的先扬后挫。
突然一转,说道,推其所因,盖由军士本是小人,面有黥文,乐其同类,见其进用,自言我辈之内出得此人,既以为荣,遂相悦慕。加之青之事艺实过于人,比其辈流又粗有见识,是以军士心共服其材能。国家从前难得将帅,经略招讨常用文臣,或不知军情,或不闲训练。自青为将领,既能自以勇力服人,又知训练之方,颇以恩信抚士。以臣愚见,如青所为,尚未得古之名将一二。但今之士卒不惯见如此等事,便谓须是我同类中人,乃能知我军情而以恩信抚我。青之恩信亦岂能遍及于人,但小人易为扇诱,所谓一犬吠形,百犬吠声,遂皆翕然,喜共称说。
欧阳修的小人别当真,在他心中只有两人不是小人,一是范仲淹,二是赵祯,其他的人需要是皆是君子,不需要时皆是小人。
但这个小人不是彼小人,而是指粗俗低下的人。
不但狄青,所有兵士皆是这种jiān诈、无德、危险、悍勇的小人。
正因为狄青是小人,所以不可不防,又得军心又得民心,现在又有水患又是下大雨,上天示jǐng更不可不防。
但他不会象刘敞一样说弄死狄青吧,怎么办,只能外放到一小州,省得以后朝廷到了不得不杀狄青的地步。说得多好啊,既维护朝廷,又维护了狄青。
狄汉臣,你还不得感谢俺?
说老实话,后世有许多人一味替欧阳修辨解,但在郑朗眼中,欧阳修的做法既不忠国,也不为国,更不会维护狄青。
欧阳修的奏折递到赵祯处,狄青都拿欧阳修没有办法,倒是对刘敞痛恨万分,说道:“刘舍人居然污蔑我如此?”
狄青看不穿,赵祯能看穿,接到奏折,压住不报。
但欧阳修的奏折给诸多大臣开拓了新思路,一篇接着一篇奏折递上。
狄青知道自己坚持不的,听闻两府大臣商议如何罢免他,找到赵祯,问了一句:“臣无功而受两镇节麾,又无罪而出典外藩,不公平也。”
赵祯默然,不知何言以对。
狄青不知道的更多,无论贾昌朝、吕夷简或者文彦博都将手伸到皇宫,在皇宫里有无数眼线。
前面狄青说完,后面文彦博就知道了,这一回他再次赤膊上阵,亲自弹劾狄青。他也害怕,不懂军事,而狄青逼到这一地步,万一为了自保,将士得心,学习赵匡胤来一个陈驿桥兵变,不但国家乱了,自己这些人必死无疑!
赵祯叹息道:“狄青是忠臣。”
注意忠与能二词的区别。国家未必会用能臣,曹cāo与王莽之流皆是能臣,但也是篡位之臣,越能对国家妨碍越大。忠臣却能用,本事越大的忠臣对国家作用越大。
郑朗再三谢拒高滔滔伸来的橄榄枝,高滔滔不怒也就是这个原因。国家需要忠臣。今天能为了明天的荣华富贵,变节赵祯,后天就能为自己更多的荣华富贵,变节篡位!
文彦博就反问一句:“难道太祖不是周世宗忠臣?”
宋朝政治风气宽松,赵匡胤照样能拿来说事,不算是犯错误。
赵祯如何回答?
实际赵匡胤算是一个忠厚长者,若是论臣子之道,哪里算得上忠臣?但赵祯能说赵匡胤不是忠臣,而是一个贼子?
文彦博出了宫,看着天空,长松了一口气,两件大事,朝野上下终于将六塔河抛之脑后了。但危机还没有渡过去,狄青仍在朝堂。于是乘着赵祯沉默之时,加紧商议处执狄青一事。
狄青找上门来了,问:“我到底有什么罪名,让大家一起污蔑。”
文彦博粗暴地答道:“无他,疑尔!”
到了这时,文彦博才真正脱变,变得比贾昌朝更不要脸。
狄青半天未说话,他在脑海里反复地想着郑朗继继续续地说的那些话,忽然惨笑道:“文相公,这样也好,正好西北须得防范西夏人,让我到西北赴任。”
这个要求很不过份的,也是为了宋朝大局着想。
然而文彦博高高在上地看着狄青,冷冷说道:“朝廷安排,岂是你能参与的?”
此刻他忘掉了,狄青还没有贬职之前,仍是枢密使,国家的真正亚相!
不但如此,若是没有扭变,狄青贬到陈州后名义上是背疽发作,实际有许多疑点。到陈州前,狄青也有直觉,对手下说道,陈州有一特产梨名曰青沙烂,青此去必死。
然后朝廷很隆重地每半月便派人前去“慰问”一次,是怎么慰问的,为圣贤讳,史书不载,郑朗也不知道,但仅糟蹋半年,狄青就死了。
正当狄青生死悬于一线之时,一个人赶回京城。
狄青写信求救,郑朗将前后一想,自己在潭州是救不了狄青的。但发生了一件事,使他耽搁一些时间,回来得有些迟。
因为对文彦博感到气愤,直接进宫求见,而是非去中书。
赵祯听到内侍禀报,摇了摇头,知道郑朗为何事而来的,不过还是让郑朗谨见。
郑朗先伏下道:“恭贺圣安。”
到了八月,赵祯身体真正康复了,也开始处理政务,早朝正常。
赵祯道:“你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