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江湖钓鱼郎 > 42 第42章 功名在身(第1页)

42 第42章 功名在身(第1页)

李之郎微笑看着抢答的薛瑄,道:“至圣尚且有不知道的事情,尚且会出错,朱圣焉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误?”

不等诸位大人辩驳,他就接着说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什么这样说呢?此三人难道比至圣先师更博学更高尚吗?非也!海州有孔望山,当年仲尼来郯子国,准备向东夷人传播“礼乐”,不知海水咸苦,又误以为群蟹知礼,甚至被渔夫讥笑不会捕鱼,难道这些都是至圣的过错吗?我看不是,而是因为各地有各地的风俗,各人有各人的知识,没有谁是一生下来就全知全会的,必须经过勤学苦读,八方游历。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至圣带领诸位先贤,游历列国,增广见闻,不正是要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吗?至圣遇圣公之时,为圣公所难,可曾恼怒失仪?没有,反而因此以七岁童子为师,留下千古美谈。”

说道这里,李之郎顿了顿,肃容道:“朱圣承续先贤教诲,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遂成一代宗圣。我辈沐浴先贤圣言,更应明经辩义,继往开来。遥想鹅湖之会,若朱圣泉下有知,此时亦以三人之行为喜,以论学之辩为乐,又岂会见怪于一童子?”

至此,所谓审问真的没有必要了。且不论李之郎说的这些话值不值得推敲,想来在诸位大人眼里,处处都是漏洞,但这些漏洞都无所谓,关键在于两点:其一,这孩子既然能说能辩,那么这些话就应当是他自己感悟的,而不是别人教唆的,这就排除了最可怕的一种结果。其二,不管这孩子说的对与错,人家不但紧扣这只是学术之争,还直接一顶大帽子给朱圣人戴上了。你不是圣人吗?圣人不是十全十美吗?既然如此,想来是不会与一个小孩子斤斤计较的吧。

既然朱圣作为当事人都不计较了,你其他人还好意思咋呼吗?

但还没有到鸣金收兵的时刻。虽然脱罪了,但朝廷明令规定,八股文以朱圣人为准。就算朱圣人不与你计较,就算大家也不与你争辩,但科举就是科举,法令就是法令,在辩论结果没有出来之前,实在抱歉,还是要按朱圣人的规矩来。朱圣人说理在气先,那就是理在气先,其他的都是错的。既然错了,这文章自然是不能录了,更不用说案首。

钦差大人称赞了李之郎一番,又这样说了一通,想来是要有决断了。这时候,薛瑄站出来说话了。

不站出来不行啊,若是按照这样说来,是他薛瑄犯了常识性错误。朱圣人不和一个童子一般见识,但你确是一代大儒啊!你不是一向推崇程朱理学吗?你怎么能认同这样的文章,这样的观点呢?就算你怜惜这孩子的才能,大家依旧不与你计较,但朝廷的法令却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你薛瑄身为朝廷命官,一省提学主官,岂能无视朝廷法令?岂能因怜惜而取才?

薛瑄道:“永乐六年,太宗皇帝召见解学士,论及理气,太宗曾言:气为本,理为辅。解学士深以为然。敢问大人,太宗皇帝与解学士莫非错了么?李之郎此番所言,虽非圣人之论,却也与太宗皇帝和解学士相同。下官所以取其为案首,也正是因此。”

这里是有一个典故的,明成祖修《永乐大典》时,经常与修书的官吏人等交谈。记得有一次成祖召见总编撰解缙,曾聊起朱熹老先生关于理气关系的论述。成祖乃是一代雄主,英明神武,惯于四方征伐,在他看来,理与气的关系,就像兵法计谋和士兵之间的关系,为将者当以兵为先,爱兵如子,磨练精兵,然后方能运筹帷幄,施展各种兵法计谋。否则,若是兵士尽皆老弱病残,且士气不振,那么就算主帅奇谋尽出,也是无济于事。所以,成祖坚持认为,气为本,理为辅。解学士虽然一向心高气傲,但此刻却也没有顶撞明成祖,而是深表赞同。

这个典故并没有记录在明成祖实录里,反而被解缙写进了自己的笔记体书籍《春雨先生轶事》。薛瑄偶得这本书,因为是解学士的,所以也读了一遍。其中内容原本当做故事来看,此刻确实不得不拿出来举证。

等薛瑄命人将此书拿来,诸位大人看了之后,顿时都茫然了。虽然大家可以驳斥这本书或是伪书,但书中提到一个人物,那就是当朝内阁大学士、首辅杨士奇。在成祖皇帝与解学士聊天的时候,杨首辅也在现场。既然有人证,那就不好贸然驳斥了。

其实,经过这一番过场,大家也都将皇帝和内阁的心思看了个通透,此时此刻,上至皇帝,下至杨知府,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事情往坏的方向发展。既然是这样,那也好办,大家几个眼神下来,就都明白该怎么办了。

将李之郎打发走,钦差大人又和诸位大人叙了些话,便各自回去。第二天,钦差大人带着那本《春雨先生轶事》,返回京城。

此时宣德皇帝已经抱病在床,无法临朝,钦差大人只得进了宫面圣,他将前因后果,以及薛瑄的话都如实呈报。宣德皇帝闻言嘶哑着嗓子,命中宫传旨,召内阁首辅杨士奇觐见。待杨首辅到了,因皇帝说话困难,钦差大人便将事情再次说了一遍。

杨士奇沉吟不语,良久方道:“禀陛下,太宗皇帝与解学士的对话,臣亦在场,确实无误。”

既然内阁首辅作证,那就没有再追究的必要了。难道你还非要在太宗皇帝和朱圣贤之间说出个对错吗?不管谁对谁错,都不好。

宣德皇帝自感身体越来越差,他更不愿在现在这个时候闹出一幕天大的笑话。三人很快商议完毕,内阁行文山东,李之郎成绩有效,依旧为本次院试案首。

至此,李之郎方才喘了一口气,真心后怕。从此以后,他就是真正的秀才了,不用交赋税,不用受刑罚,每月还可以到官府领六斗米,多少也算是可以自力更生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