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规定,对于非生产性的消费,如祭祀或丧葬等,提供无息贷款,只需短期内归还即可。
而对于生产性借贷,则收取年息百分之十(也有说法是月息百分之三)。
这一规定在理论上看起来相当合理,甚至可以说是非常人性化的。
在当时,没有现代金融信用体系的支持。
即使在现代社会,有抵押的民企贷款综合成本也大约在百分之十左右。
而信用贷款的成本则通常超过百分之二十。
因此,在农耕时代,王莽提出的这个利率无疑是相当公道的。
从这一点来看,他的初衷也是好的。
然而,问题在于王莽的这一套精心设计的制度,又一次完全忽略了市场这一无形之手的调节作用。
市场会自动调节出合适的利率,并为合适的贷款人配置资金。
即使市场利率看起来较高,但它通常能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社会运行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双方自愿。
但当王莽的政府介入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原本应该是双方自愿的交易,变成了单方面的强制。
地方官员在得到这一政策后,往往会滥用职权,强迫不需要贷款的人贷款。
甚至将年息百分之十擅自改为月息百分之十。
由于普通百姓无法接触到官方文件,地方官员便可以随意解释政策,将其作为压榨百姓的手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原本旨在救助百姓的贷款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当民众对此表示不满时,王莽却成了最终的责任承担者。
“五均六筦”政策的实施结果是将原本就为数不多的工商业者和富裕农民挤压成贫困农民。
贫困农民则被迫离开家园成为流浪者。
这一政策使得各种有产者变成了无差别的无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