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静了片刻,他低声道:“朕也有话同你说。阿宁,中秋那一日,朕打算办你的册封大典,可好?”
“册封大典?”楚宁一愣,抬起头来望着他,“可、可我的衣袍、饰物都还未准备——”
“这些你不必忙,朕早已让内侍省的人去办了,过两日做好了,便能送来给你试穿。”他盘算此事已久,早在将她接入太极宫时,便已想到了这一日,“那一日中秋佳节,本就普天同庆,再行册封大典,便是让天下百姓共庆此事。夜里的那场宴席,也有百官为你庆贺。”
“况且,中秋寓意团圆,咱们在一起,便是成家了,也讨个好兆头。”
楚宁听他说得头头是道,便知道他早已想好了:“那便听陛下的,我只管操办好宴席,旁的可都交给陛下了。”
第78章缨绳正文完结。
接下来的日子里,太极宫中人人都为中秋的到来而忙碌不已。
楚宁一面命人准备宴席,一面也着手准备起学堂的设立。
翠荷头一次办这样的大事,不但每日虚心向六局的女官们求教,更几次出宫,到长安各大家族中供女眷们进学的家学中亲眼看看,再将各家的优缺点一一记下,回到宫中汇报于楚宁,一同商讨。
只是,宫中紧凑有序又生机蓬勃的气氛,到了百福殿,便都化作寂寥。
齐太后年事已高,如今齐家又已从朝堂中半隐退,再不干涉军国大事,面对宫中的变化,她每日吃斋念佛,深居简出,越发感到疲惫倦怠。
眼看连皇后也有了,她终于不愿再留在太极宫,而是向帝后二人提出,要搬离太极宫,独自住到兴庆宫去。
兴庆宫位于长安城东,形制自然比不上太极宫,然而内里一应俱全,又因地势优越,气候十分宜人舒适。
萧恪之与齐太后本就并非水火不容,如今更是界限分明,将其当作长辈奉养,对于此事,与朝臣们商议过后,自然便同意了。
于是,八月十二,兴庆宫修整毕,齐太后便带着身边的宫人、内侍搬了过去,连中秋的宴席也推辞了。
萧恪之与楚宁两个亲自相送,直到见她在兴庆宫安顿下来,才重返太极宫。
三日后,便到八月十五,中秋。
这日,暑热已过,天气晴朗,上至皇帝与朝臣,下到平民百姓,沉浸在团圆佳节气氛中的同时,皆十分期待皇后的册封大典。
按照礼制,册封大典当先在皇后娘家举行。
楚宁的父母与近亲都已不在了,萧恪之便让人去寻了京兆楚氏其他旁支中的长辈来,在太平坊的宅子外设下帷帐。
楚宁也于前一日离开太极宫,住进宅中,到这日清早便起来梳洗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