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在把控舆论这一点,其实有很多世家做的都不错。
&esp;&esp;特别是李二陛下这样的帝王。
&esp;&esp;要知道这位可是做出了那等事情,最后还能够稳坐帝位。
&esp;&esp;凭借的不就是手中的权力来掌握舆论嘛,不然早就被喷的狗血淋头了。
&esp;&esp;然则,历史上的李二陛下好想除去了玄武门的那件事情,还有晚年的后宫,让他有了些污点,其他全都是赞美的言语。
&esp;&esp;这也算是一种舆论,只是通过史官来树立自己的光辉形象,提出君为舟、民为水的说法。
&esp;&esp;并且忍受着魏征、孙附加等人的直言善谏,让自己明君的形象更加高大鲜明。
&esp;&esp;当然,李二陛下的功绩的确很大,贞观的繁华让大唐成为了历史洪流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esp;&esp;也正是因为大唐的开放,才有了后来的那些精彩纷呈的历史,才有了中华千百年来的精粹文化。
&esp;&esp;而现在,一张小小的大唐时代周刊却让这个舆论完全掌握在了朝廷的手中,掌握在了李二陛下的手中。
&esp;&esp;最开始并不清楚一个大唐时代周刊到底有什么作用的那些人,总算是明白了。
&esp;&esp;这就相当于是朝廷说什么,百姓们就信什么。
&esp;&esp;如今,大唐说东瀛乃是狼子野心,百姓们自然相信,这东瀛的确和当年的突厥,还有后来的僚人一样。
&esp;&esp;关键是,很多人都买了国债啊!
&esp;&esp;他们更加支持大唐这一次对东瀛的战争,因为大唐赢了,他们就可以通过这个国债拿到更多钱财。
&esp;&esp;当一个战争和国家大部分的百姓的利益都绑在了一起,这一场战争自然就不一样了。
&esp;&esp;不像是最开始的突厥之战,可能很多百姓并不清楚,大唐为什么要战,就算是打赢了,好像也没什么感觉。
&esp;&esp;对于那时候的百姓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一日两餐,还是能不能吃饱穿暖的问题。
&esp;&esp;“夫君,这一次攻打东瀛,你可要好好表现,府上的钱财都拿去买国债了。”
&esp;&esp;裴行俭的妻子一边给他宽衣,一边说道。
&esp;&esp;本应该对裴行俭这一次出征的安全担忧,却突然变成了要裴行俭好好表现。
&esp;&esp;裴行俭非常自信,安慰道:“娘子放心,区区一个东瀛,对如今的大唐而言,不在话下。”
&esp;&esp;“打仗的事情妾身不懂,但是妾身相信夫君是最勇猛的人,也相信,夫君一定能够平安归来。”
&esp;&esp;说完之后,伸手抱住了裴行俭,然后听着他的心跳。
&esp;&esp;虽然有一些不舍,可是作为一个武将,征战沙场那是他们的使命和职责。
&esp;&esp;而且,男人也定然是以自己的前途为重,裴家想要更加长大,裴行俭就必须能够获取更多的功劳,从而加官进爵,说不定还能成为国公,进入大唐贵勋之家。
&esp;&esp;这一夜,自然是极尽风流。
&esp;&esp;而另一边,带着大唐的任务的王玄策,踏上了高丽之地,见到了高丽王庭的王。
&esp;&esp;如今的高丽已经成为了大唐的附属,并且常年为大唐供应高丽特产的高丽参。
&esp;&esp;听说几百年的高丽参,能够在关键的时候续命,被国师称之为最强补药。
&esp;&esp;王玄策自然也想要通过这一次的出使,多少获得一些好处,除此之外,也要完成陛下和国师交给他的任务。
&esp;&esp;“欢迎上使。”
&esp;&esp;年轻的高丽王,躬身抱拳,施着大唐的礼节。
&esp;&esp;王玄策微微回了一礼,便直接了当地说道:“陛下深感大王对大唐的又好,这一次乃是有一件事,需要大王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