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臻一口茶水喷出老远:&ldo;师公?!&rdo;
&ldo;你是我老师的老师啊。&rdo;
&ldo;去!&rdo;叶臻无力:&ldo;新社会不搞这一套…&rdo;
陶可对燕杨采取的可谓是高压手段,不但要求他二十四小时保持开机状态,并且规定其每两个礼拜找自己谈一次心,甚至单方面决定打工只可以在肯德基或麦当劳。如果觉得这两个地方剥削太严重,可以到学校食堂抹桌子洗碗;如果薪酬养不活自己,可以&ldo;去吃安小佳的&rdo;(这位老师的原话就是如此)。
而当夜为了这个孩子担忧彷徨,揪心奔波,神消气索的经历,他却只字不提。仿佛就认定了燕杨和其他人一样,是他从网吧里揪回来的。你说他怯弱也好,故意回避也好,也许只有叶臻才明白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一个游移于主流社会以外的少数人整体,不愿意屈从社会,想表达自己文化和利益的诉求,一旦付诸与行动,要么就像燕杨,站出来,公开宣扬;要么就像叶臻,充满智慧的争取,柔软而绵长坚定。
偏偏陶可不一样,他不屈服,不恐慌,也不斗争,不挑战,而是完全的壁垒。不但壁垒了他的敌人,也壁垒了他的战友。
关于这个问题,叶臻还有一个不恰当的比喻:&ldo;就像革命必须离开井冈山奔向赣南闵西平地,可他的思想早已下山了,身体依然还在山上。&rdo;
所以一年以后,燕杨在叶臻的授意下组织了学校历史上第一个定期集会的地下hoo角(叶臻说:&ldo;我们不缺少斗士,而是缺少革命家组织&rdo;),造成了陶可知悉后血溅三尺。
对付陶可,叶臻的态度一向是:围剿。
我们祝福叶教授成功。
第3章
十月,真是最好的时节。
早晚风凉,中午晴暖,学业压力不大,节假日集中,最适合恋爱、运动会、秋游。陶可的班上也蠢蠢欲动。到了中旬,更是人心不定,竟悄悄征集起秋游意向来。
这些陶可一概不知情。
他正在从事着一项高尚(?)的事业,为人类知识宝库添砖加瓦,那就是攒书。
你想问问现在的大学生编过书没有,还不如问他们:还有什么书没编过?不管你去哪个名校bbs的兼职工作版,触目都是&ldo;招聘图书编辑&rdo;、&ldo;求撰稿人&rdo;的贴子。校园里贴的大自报,&ldo;寻作者&rdo;也屡屡可见。攒书一行,早已泛滥。
书商剥削是真的,有老师从中抽利是真的,没有版权也是真的,可学生穷困,更是铁打的事实。不管多么不光彩,攒书至少可以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
陶可攒书,历史悠久。此人思维敏捷,条理清晰,学历高、速度快,善改编,守合同,重信誉,肯吃苦,出书本本畅销,就算酬劳略高,也颇讨书商喜欢,算是某校攒书界的前辈和名家。他编的书涉猎励志、营销、传记、管理、减肥、时尚、旅游、家装、教辅、法律、政治、历史、英语…甚至包括少女文学和孕妇食谱。
所以他逛书店,常常会有拿起书翻几页后大骂垃圾,结果细看,发现署名虽然是别人但炮制垃圾确实是自己的情况。这时,他就会立正,把书放回书架,转身,出书店,然后毫无羞涩感地拿卖垃圾的钱去充饭卡。
该校另一位攒书名家便是安小佳,主要擅长电脑和中小学教辅,偶尔也写些王朝悬案、宫闱秘史,研三时拼凑了一本营销书籍,编了个洋名(比利&iddot;托马斯之类)出版,竟然在某大书店销售排行榜上挂了两个月。
这次的活其实是他接的,自从陶可代课以来,就没能有时间和书商联系。但安小佳的导师手术后恢复十分缓慢,师母又感冒发烧,只好再麻烦学生照顾。安孝子接了活又没时间干,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把活扔给了陶可。
活原本是不算太重,十万字,期限一周。
但目前的情况是他还有一个班的学生要管,每周有四节不能逃的课要上,还要应付叶臻时不时的传唤。
所以当班长把群众意见调查表送到他眼前,他一看最上面写着&ldo;黄山三日游&rdo;几个字,便毫不犹豫否决。
班长怯怯问:&ldo;那去哪儿?&rdo;
陶可说:&ldo;去参观长江大桥,半天来回。&rdo;
班长领了命令回去投票,结果281,那不懂事的团支书又叛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