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苏和想起来,他在百里子苓军营的时候,闲来无事,倒是与陆筝推演过那一仗,他为赵启,陆筝为周深。
当然,结局是他胜了,胜在对整个西北地形的了解。
木苏和把他与陆筝推演西北战局的事说与南颇听,南颇听完之后点点头。
“王,你胜在对西北地形的了解,而那位陆先生,布局精妙,若是换个人,他可能就赢了。而他也输在对西北地形不那么了解。
你想想看,周深在西北提督这个位置上也三四年了,那周深也不是什么昏庸无能之辈,三四年的时间,能不了解自己辖下的地形吗?
而当时的赵启与冯康从西南而来,怎么就能把这西北提督杀得惨败呢?
再有那位老将军,按说也是身经百战,怎么一入西北也就着了道,先败上一场。
这要不是卫国公早早派人驰援西北,这西北如今可能就是赵启的天下。赵家兄弟各自坐拥半壁江山,也未可知。”
南颇这一说,木苏和顿时明白,道:“你的意思是,周深故意战败。但周深是赵怀的人,不然,他也到不了西北提督这个位置上。。。。。。”
木苏和喃喃自语,但很快,他就想明白了。
“这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局!”
他惊道。
南颇笑着点点头,“能做这种局的人,南陈可不多见了。”
但是,木苏和立马想到一个人,那就是百里子苓的二哥百里策。
如果说,百里策一直是与赵启联手的,那么一切都说得通了。
木苏和立马叫了乙辛进来,“即刻给京城发令,让他们密切注意韩祺部的一举一动。”
南颇又点了点头,“我王聪慧,一点全通,立马就能想到镇远伯,了不得呀!”
南颇这话听起来像是拍马屁,但他说的却是肺腑之言。
“南先生过誉了。上都一战,韩祺带北楼关驻军驰援上都,那是因为这些人都是百里家的旧部,又是百里子苓亲手练出来的,能打硬仗。
韩祺封了镇远伯之后,这些人也随韩祺戍卫京畿。这帮人若是反了,上都怕是无人能挡。
但是,要这帮人反,韩祺恐怕还调不动,但百里策就不一定了。我现在只是担心将军,她怕是还蒙在鼓里。”
木苏和叹了口气,正要叫人进来传信给百里子苓,却被南颇拦住。
“王,卫国公未必就不知道。”
南颇这一说,木苏和顿了一下,“我还是得给将军写封信。”
木苏和明白南颇的意思,百里子苓让易风回京接家人,怕是就因为想到这些。
但万一他的将军没能想到这些呢,又或是百里子苓确实有意帮赵启,那么,百里子苓收到信后,怎么也会给他一点反应,这样,他也好安排下一步该怎么走。
五河口大营,百里子苓冷冷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几个人。
她差一点就把这几人忘了。
这是当初赵启安排在她军营里的人,被找出来之后,一直关着,连同木苏和的人一起。
当时她是想着,指不定什么时候,这些人还能派上用场。但后来,赵启战败,逃去了雪狼部,她也就把这几个人给忘记了。
她翻了翻当初的审讯记录,当时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但现在再看,问题就来了。
其中有西北几个点的联络,她当时只当是西北之战前传递消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