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说农村人了,就是城镇里的人们,也没奢侈到天天吃肉的地步,当然了,韩屯村情况特殊些。自己村里就有肉食厂,食堂里每天都有个荤菜。
这是村里有食堂,人们每天都能吃上肉,要是一家一户的自己做饭吃,肯定没时间天天吃肉。
石庙村家家都是万元户,特别是新石庄,十万元户也不在少数,可大伙忙的,十天半月的也顾不上吃次肉。
可能和生活好有关,韩屯村的孩子,不仅长的壮实,个头也都高,就连韩道伟家的小孩子,比起年龄差不多的,个头也不算矮了,好歹有超过一米七的了。
以前他们家的男人,超过一米六五的都难找,和冬梅订婚的志明,算是他们家比较高了,个头也不到一米七,还没冬梅的个子高。
韩道伟的母亲,不仅发愁孩子们住校生虱子,还发愁孩子们吃的差了,耽搁长个子。
她老人家这段时间经常叹息:“都说二十三窜一窜,这就是安慰人的说法。紧长十八才是真的,反正俺家的孩子,不论男女,过去十八岁就没一个长个子的。
上高中这段时间,正是孩子长个子的关键时候,这要是耽搁了,以后再想长个,比登天还难。”
“老骡子”劝她:“侄媳妇,即便是以后不长个了,你家的孩子现在也不矮了,在你们家得算高个了。比起一般人来,也不算矮。”
韩道伟的娘不这么认为,她说:“我们家老辈子都长得矮,以前可没少受欺负,现在条件好了,孩子们能长高了,就因为上高中耽搁长个,可真亏的慌。
唉,咱家里的钱再多,到了城里也白搭。为了这些孩子,村里的干部专门去了趟一中,学校就那条件,老师都没地方住,孩子只能打通铺。
秀芹,你主意多,给嫂子想个办法,咋着才能让孩子少受些罪,关键是吃好了。”
村干部去县一中,主要是今年村里的孩子高考成绩好,村里专门去县一中表示感谢,顺带着询问了一下,在校学生的食宿情况。
对于村里上一中的孩子的吃住问题,悠悠姥姥还真有办法。自家的院子一直闲着,三进的大院子,村里的孩子都去住,每人一间房,也住不了的房子。
再说了,自己家的房子,离一中也比较近,都在县城的东西大街上。虽说是县城的主要街道上,可悠悠家的院子,左边是县武装部,后面是县中队和监狱,安静又安全。
姥姥对她说:“嫂子,我还真有办法,您也知道,我在县城有套大院子,前两年我新才兄弟用着,去年新建了发制品厂,这院子就闲下来了。
咱村在一中上学的孩子都去住,就是一人一间房也有剩余的。厨房里做饭的家什都有,咱们村干脆派个做饭的,专门给孩子们做饭吃,这吃住的问题不就都解决了。
反正咱们村里,从幼儿园一直到初中,孩子的吃饭都是村里出钱,也不差这些高中的孩子。”
“老骡子”一听,高兴的说:“秀芹你这主意好,村里考上高中的,大人和孩子都发愁。有了你那院子,啥问题就都解决了。
我是没去过,听道存回来说,你在洪城的院子,可真是好,冬暖夏凉,院子里和花园似的,一年四季住着都舒服。”
“老骡子”他们那一大家人,坐监狱的都是成年人,孩子可是不少,考上高中的也不少。还有韩志杰和夯他们家,也都有上一中的孩子。
反而是悠悠他们家,没一个在县一中上学的孩子。悠悠姥姥能主动提出来,把自己的院子让村里的孩子住,大伙肯定都没意见。
至于做饭,大伙是谁也没想到,韩志杰的父母,主动提出去县城,给孩子们做饭吃。
其实这也好理解,韩志杰兄妹五人,家里最大的孩子,今年才考上大学,可在县一中上学的孩子,就有五个人,而且都是老人的亲孙子。
韩志杰的父母,都不到六十岁,俩人给村里的二十多个孩子做饭吃,肯定是没问题。
大伙听说在县一中上高中的孩子,以后的吃住统一由村里负责,那些高二和高三的孩子,可是高兴坏了。以后不仅没有了生虱子的烦恼,每天能吃上肉也是件高兴事。
上高中有早读和晚自习,而且是俩星期才过一个礼拜天,孩子们连着半个月吃不上肉,也都馋的不行。
另外十七八的孩子,饭量是最大的时候,吃铁疙瘩都能消化得动,学校里的伙房,每天都是素菜,而且油水不足,和用白水煮差不多。每天的晚自习到夜里十点才结束,孩子们饿的睡不着。
平时都是晚饭多买两个馒头,下了晚自习回宿舍后,啃个凉馍,喝口热水。韩屯村的条件好,方便面和火腿肠吃着是方便,可二十多个人一个宿舍,带一箱方便面,都不够一天吃的。
现在的孩子们,没有吃独食的习惯,从家里带些零食,一个宿舍里的人共享。十七八的孩子饭量大,一人两包方便面,还吃不过瘾。
方便面从面世之日起,就深受人们的欢迎,一直到后世,人人清楚是垃圾食品,依然是人们喜爱的主要食品之一。
现在的孩子油水明显不足,有方便面吃肯定是一次吃个过瘾。所以,半个月回家一次,每次回家的时候,同宿舍的人都嘱咐韩屯的同学,回来是别忘了带方便面。当然了,要是能带些火腿肠,那是最好了。
火腿肠的价格高,一根一块钱,一袋就是十块钱,不是这些学生能消费起的。
就是方便面,一箱五十袋,也是二十五元钱,平时买个一包两包的可以,很少有买成箱的。也就韩屯村的孩子,往学校里成箱的带。
要知道现在的国家共工作人员,一个月能攒二十多元钱,就算是不错的了。别说两箱了,就是每个月给孩子买一箱方便面,绝大多数的家庭,也承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