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说:&ldo;父画一个人,以手执杖,指挥家人行事。
程老先生说:&ldo;先生错了,&lso;父&rso;是一盆火,教人炊饭。
究竟谁人是浅薄(2)
陈独秀听了不高兴,因为陈独秀考虑到氏族社会父权大,以此论证社会发展史一个阶段,程老先生反驳他,等于推倒了他的学说根基。
程先生说陈独秀&ldo;不通&rdo;,陈独秀则回报&ldo;浅薄&rdo;。
见闹起来,濮德治忙上前劝解,陈独秀换了语气说:&ldo;是我不好,太认真。
程老先生见陈独秀讲和,也转怒为喜。
事后,濮德治诌了几句打油诗:&ldo;一曰执杖一曰火,二翁不该动肝火,你不通来我不通,究竟谁人是浅薄,若非是我小濮在,遭殃不只是板桌,异日争论平心气,幸勿动怒敲脑壳。
后来陈独秀答应向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推荐程老先生去教文史。
隔日,濮德治对陈独秀又说:&ldo;以你的政治家身份和外文基础,你应该读点马列原文。
陈独秀说:&ldo;我怕翻字典,现在血压高,耳鸣眼花,日文可以看书,可是马列书都不是日文,日本没有出什么大思想家,英文有原文,你把书中生字查出来,我就读。
他认为,中国现在的翻译还不行。
林琴南主张意译,胡秋原主张直译。
意译也不是随心所欲,直译也不是机械硬套。
一次陈独秀看胡秋原翻译&ldo;马克思主义在三层楼上展开&rdo;,百思不解,后来查看日文原文,原来是&ldo;马克思主义发展分为三个阶段&rdo;。
濮德治听了哈哈大笑,陈独秀也笑了起来。
出狱(1)
1937年7月初,汪原放去北平经南京,到&ldo;一监&rdo;看陈独秀。
上一年5月初,汪原放受茅盾之托到南京向陈独秀约稿,两人见过一面,一晃已是一年多了。
汪原放说:&ldo;陶亢德写了几封信找叔叔,希望你早日写出自传。
陶亢德是《宇宙风》杂志主编。
陈独秀摇着扇子说:&ldo;许多朋友要我写自传,那一年我在江宁候审,高语罕就写信叫我写,到底是你叔叔胆子小,不能即时印行。
汪原放笑了一下,说:&ldo;记得群益公司托曹聚仁找你要稿,你没有答应?&rdo;&ldo;群益公司开出稿费每千字20元,每月付200元,条件优厚,我没有答应。
我对群益公司不放心。&rdo;陈独秀说。
十几年前,为了《新青年》,陈独秀和群益公司差一点打官司。
&ldo;适之也望你写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