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陆风问道:&ldo;吾与子龙年纪相仿,子龙可称呼在下子城便是。不知子龙前日因何不在家中,今日又何缘至此呢?&rdo;
&ldo;云自幼父母早丧,与兄长小妹相依为命,然云十岁时,兄长亦撒手西去,云伤痛欲绝,幸有恩师收养,并传授云兄妹武艺。五年来,云一直随恩师在太行山学武,直到近日方才艺成下山。云欲回乡探望乡人,今行到此处,不期巧遇子城。&rdo;
原来如此,赵云一直都在山里学武了,难怪会找不到他呢,今天幸好碰到了,要不然以后还不好办了呢。如今,得想办法留住他才是呀。想到这里,陆风赶忙说:&ldo;想不到子龙身世竟如此凄苦,子龙的家乡可是赵家村?我曾去过那里,可能是子龙离乡太久了,那里的人似乎已经不记得子龙了。&rdo;
听了陆风的话,赵云沉吟了片刻,说道:&ldo;是呀,离乡真的是太久了,不过,若不回乡,云也没有别的去处了。&rdo;
一听赵云这么说,陆风就知道有门,于是朗声道:&ldo;男子汉大丈夫当持三尺剑纵横天下,四海为家,岂能老于乡里?子龙一身好武艺,难道想平庸了此一生?吾欲去洛阳求官,北上并州抵御匈奴,不知子龙可愿助我一臂之力?可愿为并州百姓,可愿为天下苍生尽一份心力?&rdo;
听陆风这么一说,赵云心里立即涌起了万丈豪情,刚想答应陆风,可转念一想,那小妹怎么办?
果然是兄妹情深,心意相通,那小女孩似乎看出了哥哥的难处,于是,便对赵云说道:&ldo;二哥放心,二哥去哪里,小雨跟到哪里便是,小雨绝对不会成为二哥的累赘的。&rdo;
陆风也赶紧说道:&ldo;子龙大可放心,令妹即吾妹也,如子龙不弃,我愿认小雨为义妹。&rdo;
&ldo;小妹何以敢当,如子城不弃,云愿随子城一起去并州。&rdo;见陆风如此热情,赵云赶忙说道。
&ldo;今遇子龙,真乃三生有幸啊。&rdo;一切都搞定了,陆风情不自禁的大笑起来。
接着,陆风便将众人一一介绍给赵云,赵云也介绍了自己的妹妹。那小女孩便是赵云的妹妹,名叫赵雨,年方十岁。一想到他兄妹二人相依为命这么多年,陆风心里不由得又是一阵感慨。
吃完饭以后,陆风便让管亥和陆安陪赵氏兄妹去收拾东西,搬过来与陆风等人同住。赵氏兄妹并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只有两把长枪和一些衣物。赵云搬过来以后,管亥便拉着赵云探讨武艺,而陆风也到铁匠铺买了把长枪,打算跟赵云学点武艺,在这乱世里,没有点防身的本领不行呀。
当然,陆风也给管亥买了把大刀,管亥跟了他好几天了,连个顺手的武器都没有,这也太不象话了,正好趁这个机会把这个缺儿补上。果然,管亥一见大刀,乐的嘴都合不上了,天天拉着赵云切磋武艺。
赵云的入伙,让陆风的小集团实力大增。
第十章三英结义
更新时间2007-7-256:35:00字数:0
之后的几天,陆风都在向赵云学习枪法,没有办法,生在乱世,没有点防身的本领不行啊,而管亥也是一直以切磋讨教之名向赵云学习武艺。也没招儿,谁让人家赵云的师父厉害呢,据赵云自己说,他的恩师可是童渊啊,当今天下的三大剑师之一,连管亥都听说过童渊的名字。赵云的一身武艺,就是童渊所授,连赵云的表字都是童渊赐的。据说童渊收徒极严,不是先天根骨特别出色的根本不要,所以,他也只有三个徒弟,而赵云就是最小的一个。名师出高徒啊,几天下来,陆风也能把枪耍的象模象样了。
经过几天的相处,赵云和众人已经很熟悉了,更是和陆风成了莫逆之交,陆风的才学见识,胸襟报复,让赵云佩服的五体投地。而面对自己偶像,陆风更是百般亲近,万般拉拢,世间能想到的手段基本上都用到了,再加上他独有的人格魅力,丰厚的知识积累,渐渐的,赵云也向陆风归心了。
于是,陆风便想起了要结义的事。说到结义,自然会想到刘关张,于是陆风觉得,要结义,最好是三个人,这样才更有意义。可想来想去,这个时候谁会比自己小呢,三国时的名将,又一个个的在陆风的脑海里过了一遍,猛然,一个名字蹦了出来:太史慈。对,就是太史慈,这个时候,太史慈应该比自己小。
想到太史慈,陆风便决定应该去一趟青州,可又一想,此地离东莱黄县太远了,一来一回又要耽误一段时间呀,恐怕崔言不会同意呀。再说,万一回来晚了,等去洛阳的时候,晋阳太守已经卖给了别人,那就无力回天了。不过,并州又是一个苦寒之地,屡遭匈奴入侵,应该没有多少人会愿意去那里。况且,天下万物,以人为本,自古得人才者得天下,有了人,还害怕干不成事吗?更何况,青州可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呀,具有三人一条龙之称的龙头华歆、龙腹管宁、龙尾邴原,可都是青州人呀。正好利用找太史慈的机会去青州拜访一下这些名士大儒,联络一下感情呀,也顺便为自己造势,这年头,名望很重要呀。
于是,陆风便把想去青州的想法告诉了众人,果然,崔言第一个坚决的反对。崔言认为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赶紧去洛阳求官,晚了万一派给别人就不好办了。
当然,陆风也有劝他的理由,当陆风说出此去青州的目的是拜访大贤管幼安时,崔言终于眼睛一亮,诚然,大贤管宁的名望和魅力是不可挡的,崔言也无法抗拒,再加上陆风的百般劝说,崔言便无奈的同意了陆风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