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大唐惊雷讲的是什么 > 第36章(第1页)

第36章(第1页)

但有个道士给李泌算命,说他十五岁时一定会白日飞升,原因是他小时候体重很轻,甚至可以在屏风、熏笼上行走。身轻在道家来看是有缘修道,但其它人可不这么认为,如果放到今天,他的父母一定发愁了:这么轻,是不是营养不良?还是缺钙导致的骨质疏松?要么是脂肪多于肌肉?……是哪种情况呢?我们也不清楚,但李泌似乎却是正常的很。道士的这个预言可害苦了李家,让他们整天提心吊胆‐‐&ldo;升天&rdo;嘛,可能意味着他们会失去这个神童儿子,那么怜爱他的父母又怎么舍得?从这时起,李家,或者说怜爱李泌的亲族,以及和李泌的父亲李承休要好的朋友,生活中便多了一件事,就是一闻到空中有异香之气,或听到有音乐之声,就要破口大骂,把这些东西都赶走。神仙升天往往会伴有异香、乐声,所以这两样成为了李家的敏感源。终于熬到了李泌十五岁,这年的八月十五,据说&ldo;笙歌在室,时有彩云挂于庭树&rdo;,然后李家齐动员,捣大蒜,捣出来有数斛之多,等闻到异香之气时便泼过去。没考证过鬼神怕葱蒜究竟是从哪里起源的,《楞严经》中有一段:&ldo;&ldo;。旰食

有才如此,李泌自己当然也很自豪,十七岁的时候,李泌写了首《长歌行》:&ldo;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气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rdo;这口气相当大了,相当于说:我就是日月之精华,我就是天地一丈夫,看我成就大业后,也学他范蠡泛舟游五湖……当然,李泌的诗可不是这么张狂,而是别有一股昂扬雄壮之气,只不过从中也确实透露出他的傲慢来。这大概在他的一生,也是唯一的一次了吧,以后的李泌,只有清高,没有嚣张。这就要感谢张九龄了,是他提醒李泌:&ldo;早得美名,必有所折。宜自韬晦,斯尽善矣。藏器于身,古人所重,况童子耶!但当为诗以赏风景,咏古贤,勿自扬己为妙。&rdo;不要这么张扬,写些赏景怀古的诗就可以了,千万别这么夸自己。正是有了这次教诲,李泌后来和张九龄成了忘年之交,张九龄呼李泌为&ldo;小友&rdo;。

然而好景不长,张九龄不久便被贬到荆州去也,所以他无法再引荐李泌了。这段时期李泌曾应邀在荆州呆了一阵,后来则游于衡山、嵩山这些地方,结交一些道人。从这时起,李泌正式学习道家的一些&ldo;学术&rdo;,包括什么长生、羽化、服饵之类的东西,&ldo;自是多绝粒咽气&rdo;,估计就是吐纳、导引、辟谷这些吧。不知古人修道是不是真的要绝食,《史记》写张良辟谷也是一年没吃饭。单从这一点上,我就与道家无缘了,饿一顿就受不了,饿两顿家里就鸡犬不宁了‐‐不过真要饿急了,也不至于鸡犬不宁,因为鸡犬都被吃掉了。说实话,饿的厉害的时候,眼睛发绿光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极不相信这些辟谷的说法。李泌在山中的隐居,其实和当时很多人一样,想走一条&ldo;终南捷径&rdo;。这点李泌又和李白特别相似,李白就是不想走&ldo;正常渠道&rdo;即科考,借以迈上仕途之路,而是梦想着自己能够一步登天,李泌也以&ldo;随常格仕进&rdo;为耻。后来两人的确都没去考试,同样也都是待诏翰林,只不过,李白是纯粹因为诗名受到皇帝召见,李泌则是从嵩山中上书言事。玄宗看到李泌的上表,想起了当年这位神童,便下旨召见他。回到京城的李泌,一如既往的成为各高台阔府中的座上客,只是时过境迁,当初的张说、张九龄、贺知章都不在了,邀请他的多是宁王、玉真公主这些皇室成员,虽然身份有所提高,但不想做帮闲文人的李泌大概并不怎么喜欢这样,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以前和他和有过两个月交情的当朝太子李亨。

李泌最终在玄宗朝并未得到重用,原因是杨国忠的&ldo;排挤&rdo;,通鉴则说是玄宗想要他入仕,被李泌拒绝,没办法才让他以布衣的身份与太子交往。据说后来杨国忠连这也容忍不了,上奏非要玄宗把他迁移到蕲春才行,就这样,李泌便回家隐居,住在颍阳一带。这正应了道家祖师爷老子的话:&ldo;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rdo;。李泌此时没有当官,看起来像是有所失,但实际上却是&ldo;得&rdo;大于&ldo;失&rdo;,起码他不必在李林甫、杨国忠当朝的时候因为正直而担心,安史之乱中也不会陷于贼庭,不必去接受什么伪职,当然也就不必受什么惩罚;同时,也正由于他是布衣,所以叛军不会太注意他,让他得以来到灵武,从而开始他&ldo;白衣卿相&rdo;的另一段传奇经历。

肃宗在灵武即位后,很快想起了这位&ldo;神仙弟弟&rdo;,就派人去召李泌快些过来。李泌果然飘然而至,令肃宗大喜过望。历史上,形容君臣风云际会相得益彰,往往都是用如下语句来形容:食则同桌,寝则同榻,出则联辔,事无大小皆咨之。总之,是像个宝贝一样供起来,言听计从。肃宗是真的看重李泌,至少这时候是,因为任免将相这样的大事也都与李泌商量。那么,在我们看来,李泌理所当然要担任宰相,肃宗也是这样想的,但李泌却没有同意,他坚辞不受,说:&ldo;陛下待以宾友,则贵于宰相矣,何必屈其志!&rdo;这理由冠冕堂皇,做皇帝的宾友确实比做皇帝的臣子还要尊贵,肃宗一时也想不出什么理由来反驳,只好作罢。其实肃宗有句话不好开口,那就是&ldo;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rdo;。然而大唐现在落到这步境地,连自己这个皇帝都是这么惨,还哪里有胆量像他的祖辈一样底气十足的这么说上一句呢?而且对老朋友这么说,也略显霸道了些。但你也不可小看肃宗,他二十年的太子能坚持当下来,说明他有着一股&ldo;韧劲&rdo;。那眼前,李泌不肯答应出山,怎么办呢?肃宗有些jian险的&ldo;嘿嘿&rdo;一笑:不着急,朕自有妙计……

李泌这时还没有正式当官,但已有着卿相的&ldo;地位&rdo;了,至少皇帝是把他当作自己的卿相的,因此称为&ldo;白衣卿相&rdo;。这样的身份地位,令后世多少文人羡慕万分啊;这样的身份地位,历史上又能有几个?

曾经的&ldo;神仙弟弟&rdo;,此时的&ldo;白衣卿相&rdo;,以后再出场时,则难免要食人间烟火了。

五、熙熙攘攘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ldo;熙熙攘攘&rdo;就是这么来的,后来不知怎么,意思就成了&ldo;指路上行人多,喧闹杂乱&rdo;。

自从安史之乱以来,天下顿时开了锅,基本上也是人来人往的样子。前面说了玄宗和肃宗的活动,下面还是说说其他大臣以及百姓们都做了些什么吧。

譬如,当初劝哥舒翰杀掉杨国忠的王思礼,在潼关战败后曾经赶回来报告玄宗&ldo;哥舒翰被俘&rdo;这个让人郁闷的消息,这时玄宗才知道具体情况,于是任命王思礼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并且让他立刻去赴任,收聚散兵,准备向东讨征叛军。结果王思礼到达平凉后,得知河西胡人作乱没法统率,就又返回玄宗行在。河西胡人作乱,又是怎么回事呢?当时河西各部落听说他们的都护跟随哥舒翰战死于潼关,所以这时都忙着争相自立为王。其实这也不算是什么谋反大乱,但这种情况下混乱却比大乱还要命,也难怪王思礼仅转了一圈就回来了。当然他们得到的情况并不属实,那些都护没有战死,也没有投降叛军,只好像是下落不明‐‐这又是一种非常要命的状态,因为不确定,所以最让人放心不下。见王思礼无法统帅河西,玄宗又任命河西兵马使周泌为河西节度使,陇右兵马使彭元耀为陇右节度使,让他们与都护思结进明等人一起去赴任,安抚胡人部落,改命王思礼为行在都知兵马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