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线上 > 第54章(第1页)

第54章(第1页)

第76节:跋:在尼采之后(2)

存在主义者往往还秉承了叔本华、尼采的悲观主义气质。这在海德格尔身上尤为突出,死亡问题如此困扰着他,以致他对人的存在结构的分析把死亡当作了基本前提。萨特这位热情外向的哲学家也时时发出悲声,关于人生的荒谬、绝望,他真谈得不少,而最悲观的莫过于这一句话了:&ot;人是一堆无用的热情&ot;。在悲观主义的表现方式上,海德格尔更近于叔本华,而萨特更近于尼采。

海德格尔后期倾向于把艺术视为拯救力量,主张靠诗意的思揭示存在。这已经同尼采所提倡的审美的人生态度靠拢了。海德格尔的学生马尔库塞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尽管马尔库塞引证得最多的是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但是他的艺术本体论和艺术革命论的浪漫主义思想与尼采的精神更为接近。马尔库塞认为,艺术作为人的生命本能升华的最高形式,具有自动对抗并且超越现存社会关系的力量。它使人的生命本能自由发展,解放被理性所压抑的感性,通过创造一个虚构的然而比现实更真实的世界向现代文明挑战。尼采还只是在理论上谈到艺术的救世作用,马尔库塞则要求艺术直接走上政治舞台,由具有高度审美能力的知识分子组成一支艺术救世军,掀起一场艺术革命。在六十年代的抵抗风暴中,他试图付诸实现,结果被证明是乌托邦。于是他又返诸自身,追求一种审美的内心状态。

走在尼采的方向上寻求着人生意义的西方思想家们,为什么他们的一切寻求最后都以内心为归宿呢?

朋友,让我们各自沉思着这个问题,暂时分手吧。

第77节:附一 尼采传略(1)

附一尼采传略

尼采与形而上学

附一尼采传略

尼采(friedrichwilhelnietzche,1844-1900),1844年10月15日生于德国东部吕采恩镇附近的勒肯村。他的祖父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写过神学著作。他的外祖父是个牧师。他的父亲当过家庭教师,后来也在家乡担任牧师。尼采就在这样一个有浓烈宗教气氛的家庭里呱呱坠地。

勒肯是个僻静的小村庄,景色秀丽,绿树环绕,池水清澈。一条长长的石阶通往尼采家的住宅,四周有果园、草坪、花园和凉亭。宁静的乡村风光熏陶着尼采的心灵,他喜欢在凉亭里消磨时光,也喜欢在绿草丛生的池塘边看阳光在池面闪烁,小鱼在池中嬉戏。

1849年7月,尼采的父亲死于脑软化症。数月后,年刚两岁的弟弟又夭折。当时尼采才5岁,亲人接连的死亡,使这天性敏感的孩子过早地领略了人生的阴暗面,铸成了他的忧郁内倾的性格。后来他自己回忆说:&ot;在我早年的生涯里,我已经见过许多悲痛和苦难,所以全然不像孩子那样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从童年起,我就寻求孤独,喜欢躲在无人打扰的地方。这往往是在大自然的自由殿堂里,我在那里找到了最真实的快乐。一场雷雨时常会给我留下最美好的印象,满天轰鸣的雷声和闪亮的电光更增添了我对上帝的敬畏。&ot;《尼采选集》第2卷,第582页。

父亲死后第二年,尼采随同母亲和妹妹迁居瑙姆堡,投奔祖母和两位姑母。在瑙姆堡,尼采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读完了小学和文科中学(相当于初级中学)。在学校里,他显得孤僻而不合群,很少与同学们一起玩耍。但是,他也异常珍惜友谊,择友的趣味很高。在文科中学,他有两个知心朋友:威廉&iddot;平德尔和古斯塔夫&iddot;克鲁格。前者是他的诗友,他们常常在一起谈诗,互相交换诗作。后者是他的乐友,他们常常在一起讨论音乐,演奏乐曲,或者共同倾听克鲁格的父亲--一位精通音乐、与门德尔松交往甚笃的乐师--弹琴,沉浸在德国古典音乐的旋律里。

诗歌和音乐是尼采的终身爱好。10岁时,他便爆发了艺术创作的狂热,一年里写了50首诗,作了一曲圣歌。他自己回忆,到14岁时,他已经有过三次写诗高潮。后来,他仍不断写诗,他的格言诗和抒情诗独具一格,在德国现代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尼采的早期诗作充满忧伤的情调。他10岁的一首诗,描写一个漂泊者在一座古城废墟上沉睡,梦见该城昔日的繁荣和最后的毁灭,醒来后悟到人间幸福的短暂。15岁的诗里写道:&ot;树叶从树上飘零终被秋风扫走生命和它的美梦终成灰土尘垢!&ot;&ot;我岂能相信我会躺入丘坟不再能啜饮生命的芳醇?&ot;读中学时,他还构思过一部题为《死亡与毁灭》的中篇小说。这一切清楚地表明,由于过早目睹死亡的现象,悲观主义已经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了根。既然终有一死,生命还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始终折磨着尼采。让我们记住这一点,因为这为理解尼采后来的哲学思想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尼采对音乐的感悟也很早。在童年时代,他酷爱古典音乐,把莫扎特、海顿、舒伯特、门德尔松、贝多芬、巴赫、亨德尔视为精神支柱,但不喜欢柏辽兹、李斯特的现代音乐。青年时代一度迷恋瓦格纳,后期则喜欢比才及其《卡门》。他自己也常常谱曲。他那样看重自己的音乐作品,在精神失常前夕,还自称终究是个老音乐家,并希望他谱曲、他的女友莎洛美作词的管弦乐合唱曲《赞美生活》传世,作为对他的纪念。

1858年,尼采以优异的成绩从瑙姆堡文科中学毕业,获得历史悠久的帕弗塔文科预备学校的奖学金。这是一所水平很高的教会学校,拥有优秀的人文主义教师,校纪甚严,学生们过着刻苦勤奋的斯巴达式生活。德国文化史上的许多著名人物,如克罗卜斯托克、费希特、施莱格尔、兰克,都曾在这里就学。正是在这里,尼采读到了青年黑格尔派成员大卫&iddot;施特劳斯的名著《耶稣传》,对基督教的信仰悄悄瓦解了,使虔信的母亲和姑母们大为惊恐。在所有的课程中,他最喜欢希腊课,常常读古希腊文献至深夜。他一生崇尚希腊精神,反对基督教精神,在这里已经开了端倪。

如同一切有创造力的少年一样,尼采的兴趣决不局限于规定的课程。他和老朋友平德尔、克鲁格组织了一个小团体,每人每月提交一篇作品,彼此交流和批评。他们还自筹经费,订阅《音乐报》等报刊。在此期间,尼采的音乐趣味开始发生变化,从古典音乐转向现代音乐,他渐渐喜欢瓦格纳了。小团体的最后一笔经费,就用来购买了歌剧《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门票。

在文学方面,尼采的兴趣从歌德转向了浪漫派。他格外喜欢荷尔德林。在17岁的一封信里,他表现了对荷尔德林诗作的深刻理解。荷尔德林所表达的那种至深的忧郁和对理想故土的怀念,那种对现代德国野蛮化的痛恨,那种终于导致精神崩溃的剧烈的内心冲突,引起了尼采的深深共鸣。他对荷尔德林发疯前夕和疯后的一些诗歌尤其心领神会,视为&ot;德国诗歌艺术中的纯美精品&ot;。令人深思的是,这个激赏疯诗人的青年,后来自己也疯了。

回顾尼采的早年生活,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浪漫而又悲观的气质。他几乎是一个天生的浪漫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他后来喜欢叔本华哲学和瓦格纳音乐,实出于天性之必然。当他着手建立自己的哲学时,他又猛烈地批判&ot;浪漫悲观主义&ot;,其实是一种自我治疗和自我克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