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是好听话,也是好意,只是听着咋那么别扭呢?
谢隋饭都吃不下了,一脸的便秘样。
林菀菀忍不住笑起来,“你吃吧,我来,我吃完了。”
过了称,林菀菀给他结了账,来人不放心,问道:“以后是不是每天都要啊?”
谢隋:“这个不能保证,价高者得,我不阻止你卖给别人,也不会保证价格不变,一直都收,毕竟做生意,不是做慈善,您说对不对呀?”
人都是自私的,一分钱都看的比天还重,赵家不过多了两分钱,立马忘了谢隋是第一个让他们赚钱的,甚至没人跟他说一声。
早已阅尽人间冷暖的谢隋自然不会责怪他们什么,只是该敲打也要敲打,别以为他好糊弄。
“这个是自然的,小隋出息了,老赵家想抢你的生意,赔了顶儿掉,这孩子打小就聪明,我三岁就看出来了。”
谢大河最喜欢听人家夸自己儿子了,笑呵呵地附和:“你咋知道的?人都说三岁看老,你眼光真不错。”
“他三岁就敢把炮仗往村里的粪池子里丢,那粪池子都炸了,全村臭三天,这是一般孩子能做出来的吗?”
谢隋:“……”
麻烦您闭嘴吧!
那时候村里集体的大粪池,上面盖着水泥板,不透风啊,也不知道有沼气这个东西,一点儿火星不就炸了吗?
谢隋都忘了这个事儿,实在是调皮捣蛋的事儿太多了。
豆豆和丁丁双眼放光,他们顶对炸牛粪,爸爸竟然炸过粪坑,太牛逼了。
谢隋敲一个脑锛儿:“可别去学这个,炸你们一身粪,妈妈不要你们,我可不管呐。”
“不会,我们没那么傻。”
“就是,三岁孩子做的事儿,我们都五岁了,爸爸你小瞧人不是!”
不会就好,谢隋松口气,只是这口气松的有点儿早,他的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陆陆续续有人来送桃子,又和以前一样,也有不一样的,对谢隋更佩服,同样是生意,谢隋就能做,老赵家就赔钱,不少人打消跟风的念头。
谢隋装好了野味和知了壳,炮制好的蝎子,罐头不多,只有二十多瓶,给学校门口的大姐卖,剩下的都要做果干儿。
张文峰赶着骡子车,又去了县城,现在几乎一天一趟,成了谢隋的专属车驾了。
这次的知了壳多了两麻袋,天气越来越热,这玩意儿也多了起来,大人也想赚这个钱,送来的就多了。
当然,谢隋只会赚的更多,是所有货物里最赚钱的,足有四倍的利润。
不是没有人想过自己去中药站卖,一来太少,不值当跑那么远的路,二来是没有熟人,没有人介绍,到了中药站,大门都进不去。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人脉,谢隋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拓展自己的人脉,人脉打开了,钱就赚的多了。
先去卖了野味和之药材,直奔塑料厂。
十万个包装袋,说起来多,其实也就两个麻袋,很小的袋子,整整齐齐码成一叠子,一叠一百个,塑料厂做事儿倒是很仔细。
结了账,谢隋又去找到了张建国,“张厂长,忙着呢?您看都中午了,能否有幸请您吃个饭?”
张建国很客气:“不用破费了,厂里有食堂,东西还满意吗?”
“满意,一万个满意,咱们厂的质量真不错,整个县城找不出比咱们厂子更好的质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