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景云离开昭庆殿后,趁着晚膳还没送过来,阮堂让侍奉的人退下,他和屠林还有两个孩子便进了内室里,打算商量一下唐景云走之前才同他们说得,关于他们是否要用远留在京城的事。
屠林第一个表了态,道:“在边关也好,京城也罢,都是带兵的,对我来说没什么区别,至于别人的议论,我也不所谓,谁若是不服,找我的不痛快,我的拳头可不是摆设。所以阿堂,你不必顾忌我,我一切都以你为主,你决定就好。”说着,还安抚地拍拍阮堂的手。
屠林一番话,让阮堂心中一阵暖意涌动,但两人虽然多年夫妻,若说什么谢谢反倒显得生分,所以阮堂便反手握住了屠林的手,笑着点了点头,道:“好,我知道了。”
屠林和阮堂都是开明的家长,屠安和屠娇娇又已经长大,是懂事的年纪,事关一家的大事,自然也是要问过他们的意思的。屠娇娇人小心思简单,她见京城里繁华热闹,比之凤阳要远远有趣的多,又见唐景云这个祖父极为和蔼可亲,已有不舍之意,而最重要的是,她们若是留在京城,那屠林也就不用再去边关,她也就可以日日都见着爹了,所以阮堂才一问,她就忙不迭的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见屠娇娇也愿意留在京城里,阮堂点点头,他面上看不出什么,而后就看向了自唐景云走后,就一直不曾说话的屠安,问道:“小安,你呢?”
阮堂一家若是留在京城,除了屠林外,正在读书的屠安也是要有所安排的,而唐景云的打算就是让屠安入大周的最高学府国子监,那里有着最好的名师大儒,往来的同窗也无一不是京中权贵人家。屠安若是入那里读书,将来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出仕为官,都能得到不少的助力。
崇文学院虽然在凤阳和阆洲是数一数二的学府,但却远不能同国子监相比,屠安一心向学,自然也是心中向往,只是这样直接进入国子监,未免有些不名正言顺,屠安还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真凭实力得到进入国子监的资格,所以他打算明年下场参考。
只是按着律法,他需得回到户籍所在地,也就是凤阳参加考试。若是他考过得中秀才,便可进入县学,若是他在县学里成绩优异,就有资格参选贡士,到时便可名正言顺的进入国子监。
屠安心有志向,屠林和阮堂自然都是高兴的,虽然以后可能会分开一段时间,但最后也都尊重了他自己的决定。屠林没有意见,屠娇娇和屠安也都是愿意的,阮堂本就不舍离开亲父,再者他也有些其他的打算,所以留京之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113章
晚膳过后,因着唐景云走之前说了待明日再来看他们,阮堂也多少猜到唐景云是回去陪武成帝了,所以就没有立刻去告诉他自己的决定,直到第二天早上,他们在昭庆殿用过了早膳,没等唐景云亲自来找他们,问过侍奉的人,说武成帝已经上朝去了,便主动去了紫宸殿看望唐景云。
唐景云原本是不确定阮堂是否愿意留在京城里的,心中便有些没有着落,一晚上都心不在焉的,直到此刻再次见到了阮堂,听到了他说他们一家都决定留在京城里,才终于安定了下来,也自然是再高兴欣喜不过了。
武成帝是下朝后知道的这件事,阮堂一家留不留在京城,对他其实没什么所谓,但唐景云高兴他就高兴,所以也是很满意阮堂他们如此的决定,于是他当即下旨,封屠林为卫戍皇城的二十三卫亲军其中之一御龙卫的指挥使。
虽未这个御龙卫的指挥使也是正三品官,麾下五千余人马,和原本给予屠林的官职看起来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屠林却很清楚,外放的武官和京城的武官哪怕品级相同,实际的地位却是大有差别,更不要说御龙卫等其他的二十二卫直接由皇帝统属,又都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指挥使,是真正的天子近臣,可以说是炙手可热前途无量。
不过对于屠林来说,当这个御龙卫的指挥使最好的地方,便是可以日日见到阮堂和孩子,这却是比在边关要强的多。
因着屠安打算明年回凤阳参考,想要凭自己的实力进入国子监,所以如今就不需要唐景云安排他进国子监里,而在明天返乡参试之前,屠安便留在宫里,由唐景云为他指点功课学问。虽然屠安拒绝了自己为他做的安排,但唐景云却很欣赏屠安的志向,他自己当年又曾得中过探花,学问较之屠安在崇文书院里的先生无疑要强上许多,屠安自然是很高兴能够得到他的指点。
屠林和屠安都安排好,还剩下阮堂和屠娇娇。阮堂倒好说,因着家里的生意在过去几年已经在阮堂的主持和苏白的协助下,有了极大的发展,除了阆洲外,周边的几个州府里也都有了他们家的铺子,商业版图几乎涵盖了整个南地,但阮堂却并没有因此而满足。
在来京之前,他就打算趁着这次机会在京城好好考察一下,为将来家里生意向北边扩张做准备,还从家里带来了好几个经验丰富的管事和掌柜。
在屠林随着他在京城里寻找记忆的时候,那些管事和掌柜也没有闲着,按着他的吩咐在京城里到处查探,搜集京城的行市、物价等等,就在庆功宴的前一日,便以有了不少的收获。
原本阮堂是打算将管事和掌柜留下,筹备在京中开新的分店,再根据店铺的销售情况,来决定是否要扩大规模,并在京城附近建新的作坊,但如今既然已经决定长留京城,那这些事自然都要由阮堂来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