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是一天比一天冷了;火药作坊外的草地上,清晨难得见到晶莹的露珠。
一粒粒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绿叶上挂着的钻石,晶莹剔透。
凤山村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村里村外到处是帐篷,村里主要的道路上在饭点时候,已经到了接踵摩肩的程度。
面对越来越多的教众,膳堂除了分批用餐以外,还在帐篷区域开设了几个临时食堂。司马枫感觉有些像大学操场上,那土味浓郁的美食节。
村口的农田里,庄稼早已收割完毕。
几天前,礼堂的人就把赵有财找了过去,在那里搭建了一个20多步长,一人多高的大舞台。
正式起事那天,天是阴沉沉的,仿佛要下大雨。
舞台上铺了红布,中间摆上了一个红木的案几。
舞台下整齐摆着5门首批铸造的大炮。这几门大炮,在第一次参战后由器堂移交给了军堂,现在被拉出来镇场子了。
至于这五门大炮,器堂换回了多少生铁,司马枫就不得而知了。
在大炮的边上,有五头跟大象差不多的三觭龙安分的站立着;每条龙的背脊上都坐着一个表情严肃的御龙人。
而在三觭龙的前面,每隔五步都笔挺地站了一个礼堂的紫衣卫,据说这是礼堂新成立的100人卫队,专司负责教主的安危。
早饭之后,礼堂的小管带们,就带着各个堂口的人开始在台下排队了。
基本上是一个堂口一大片空地,主要的骨干在前面,后面跟随的都是各自的下属。
司马枫站在了器堂队伍的前排,旁边是石天佑和赵有财。他们的身后是器堂的枪炮队、铁匠坊、木工坊和火药作坊的人,合起来已经超过了500人。
当然这里面有战斗力的枪炮队也就200人左右,其他大部分都还是作坊的工匠。
其他堂口的人也陆续的都来了,感觉和学校里开运动会一样,一个堂口站了一大片。
如此近万人下来,司马枫感觉已经超过了一个足球场大小。
目前礼、财、军、法、女、膳、器的七大堂里,人数最多的是女堂。据说已经超过3000人,这也好理解。早期入教的都是成家立业的人,拖家带口地入教,女眷自然都归入到了女堂。
人数第二多的是军堂,目前人数在2000人;这些人大都年轻体壮,其中还有些退伍兵卒;因此军堂是教内核心的战斗力。
其他五堂的人数大都在500-800人;基本上都是三成左右的战斗人员;三成左右的辅助人员;还有三成完全没有战斗力的后勤人员。
在工业化时代之前,所以军队大都是这样,号称10万大军,真正一线作战的能有3万人就不错了。辅助后勤人员要占掉相当大的一部分。
即使到了着名的淮海战役,解放军60万对80万。可背后是543万支援的群众,相当于每个战斗员身后有9个民工在保障。
正如陈毅元帅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西北风吹得司马枫越来越冷的时候,突然听到台上有人大呼:“吉时已到!请天父及各位堂主登台!”
话音刚落,舞台的后面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一身崭新亮黄衣袍的李湘林,率先登上了舞台;在他身后跟着李新月、朱昌海、颜国章、冯柏生、金云鹤、石玉成、鲁天星七位堂主。
李湘林在舞台中央站定后,七位堂主就在他身后站成了一排。
在朱昌海的主持下,台下的众人向台上行了那“捶胸礼”。李湘林带来台上几人还礼后,就接过了旁边紫衣卫手里抵过来的一份绢书,用他那洪亮的嗓音大声朗朗地念道:
“天下者,为世人之天下,非黄家之天下;衣食者,世人之衣食,非皇族之衣食;子女民人者,世人之子女民人。”
。。。。。。
“百年以来,皇族饲暴龙,恐吓黎民;黄家纵贪官污吏横行,剥民脂,刮民膏,民不聊生;男女老幼皆哭泣前路,是欲我中洲之人贫苦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