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跟着他混出来的人物,不说里子面子,便是顶头坐着的那位新皇,也不知品性如何,倘若换个不要脸的来,后果怎么样非常难说。
与其如此,还不如等上三年,三年时间过得极快,刚刚好让贾琏的所有产业步入正轨,天晓得他那些产业还有多少烂摊子需要整理。
荣国府挂了白,闲赋在家的贾琏开始准备老太太的身后事,这一场后事,不比昔日贾代善差多少,该来的亲戚全都来了,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也借着由头上门来凑凑热闹。
银子花出去好几万两,谁又能拿着这事诋毁贾琏不够孝顺?
前前后后忙了两个多月,才总算能关上荣国府的大门在家休养生息。
北静王老早便送了礼来,还一到送了封书信上来,上头不仅在安抚贾琏稍安勿躁,也在跟他保证三年后他绝对能够官复原职。
贾琏看过便罢,既然都已经走到这个份上了,又怎么可能完全放权出去?手里没权是什么模样,他们荣国府还经历得少了?
像祖父贾代善那样,与圣上小心斡旋着,不但可保家族无忧,还可让旁人无法轻易下手,若是跟那些老学究那般,把手里所有的资源都交上去,那才真正的会被抛弃。
老太太什么体质,他心知肚明,这些年早就已经开始筹备,事到临头又怎么可能会害怕,不过好在他现在官位还小,对圣上还不够威胁大,他的戒心小会让他起复的机会大很多。
贾琏效忠新皇,其实并非是看重他什么,而是因为知晓他最终能登上皇位,他害怕新皇,对他的话当做圣旨般听从,也是因为他迟早要登上皇位。
如今他已经登上皇位,他却不再是当初那个什么都没用的少年,也不再是那个需要舔着脸才能巴上去的废物了。
所以,他不着急。
趁着这个机会,也好让所有人知道知道,他贾琏到底有何能耐。
大家都说自个会做生意,但真正会做的又有几个,更何况没掌控过这么大的产业,突然冒出来只怕会摔得很惨。
这一点,北静王尝试过,所以有所体会,新皇也心知肚明,故而也没想过要去针对贾琏,倒是上皇依旧老心不死,想从贾琏这儿谋夺更大的利益。
贾琏才回家守孝两月,他手下的管家便被替换出局,西北的官换了十来个,江南也跟着换掉了五六个,不知情的绝对以为是新皇准备插手,可北静王和贾琏都知道,换上的人鱼新皇毫无关系。
新皇手底下有什么可用的人,他两人手里早就有名册,不是新皇考察过的人,以他的性子断然不会用。
这第一番试探,不过匆匆一月,便彻底告终。
都是生意场上的老油子了,没给够利益就不会跟你混,甚至没看到你的手段,也轻易不会跟随,连真正的账册都看不着,连城中有多少富户、有多少产业都得花极大的精力才探查到一丝,想插手银钱分红,简直是在做梦。
仅仅几个官,还没能把西北和江南全部拿下,大方向上变不了,倘若上皇和新皇真想动真格的,那需要付出的代价,也非同一般。
顶头有银子的没准还会变动,下头真正做事的那些,不是你说要换个头子,他就能吃得消的,本就是冲着贾琏的名号去的,一旦瓦解,那真可能会归于0了。
是故,新皇的这番行动非但没有好结果,连当季的分利都少了半成,连原因都写得清楚明白,大抵还是要赖在那几个官员身上的。
上皇当然不会就此罢休,不过匆匆一年时间,就闹腾的那些工匠们身心俱疲,每日巡检教导,还一副看犯人一样盯着他们,他们还怎么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