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缭子》是中国古代颇有影响的一部著作。对它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就有各
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意见认为,《尉缭子》是一部伪书。虽然《汉书&iddot;艺文志》著录有&ldo;兵形势&rdo;
《尉缭》31篇,但今存《尉缭子》不讲&ldo;兵形势&rdo;,显然不是《汉书&iddot;艺文志》所著录
的《尉缭》,而是出于后人的伪造。不过,自从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尉缭子》
残简出土后,学者们发现残简有6篇与今存《尉缭子》相合,伪书一说已遭到大多数人
否定。
另一种意见认为,《尉缭子》的作者姓尉,名缭,是战国时人,此书的前身即《汉
书&iddot;艺文志》所著录的&ldo;兵形势&rdo;《尉缭》31篇。
还有一种意见与此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它认为此书的前身是《汉书&iddot;艺文志》所
著录的&ldo;杂家&rdo;《尉缭》29篇。
&ldo;杂家&rdo;兼合儒墨名法之说。&ldo;杂家&rdo;《尉缭》属&ldo;商君学&rdo;,除论述军事外,还
应论及政治和经济。它虽谈兵法,却并非兵家。《隋书&iddot;经籍志》著录有&ldo;杂家&rdo;《尉
缭子》5卷。这都和今存《尉缭子》的内容和卷数相同,可见今存《尉缭子》即&ldo;杂家&rdo;
《尉缭子》。宋人将&ldo;杂家&rdo;《尉缭子》收入《武经七书》,归入兵家。所以后人多误
认《尉缭子》为兵家之书。
今本《尉缭子》共分5卷。卷1包括&ldo;天官&rdo;、&ldo;兵谈&rdo;、&ldo;制谈&rdo;、&ldo;战略&rdo;、
&ldo;攻权&rdo;5篇,主要论述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关系,攻城与作战的原则,主张行事不应
依靠鬼神,而应依赖人的智慧。
它认为,国土广阔而得到充分利用,国家就富足;人口众多而得到治理,国家就井
然有秩。国家富足而井然有秩,不必动用武力,就可以威制天下。而要使人民富足,就
必须亲近、安抚流民,开辟荒莱,发展农业。要使国家治理,就必须使人民明晓什么能
做,什么不能做,使人民唯有努力耕耘,才能丰衣足食,唯有奋力作战,才能得到爵位。
经济上的富足和政治上的贤明是军事上强大的基础和保证。它又认为,通向胜利的途径
有三条。一是加强战备,料敌如神,使敌军丧失士气,分崩离析,以致不战而胜,这是
以&ldo;道&rdo;取胜。二是法制、赏罚明察,人民有必战之心,这是以&ldo;威&rdo;取胜。三是击破
敌军,夺占敌国的土地,这是以&ldo;力&rdo;取胜。军队的战斗力全在士气的高低,所以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