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笑了笑,背着手轻松往家里走。
刚走到家门口,她就闻到一股焦糊味,这味道一闻就是有什么东西烧焦了。
&ldo;你们干什么呢?怎么这味道?&rdo;
往屋里走,焦糊味更重,只是这焦糊味里,竟然还夹杂着肉香。
&ldo;后妈,好像烧焦了……&rdo;
甘蓝看着苗木可怜的样子,实在忍不住想笑,好在最后还是憋住了:&ldo;你们烧焦了,我能怎么办?烧焦了也得吃。&rdo;
到了吃饭的时间,甘蓝特意分出一碗,他们几人每人都少分了一点,其中吃的最少的就是她自己。
&ldo;这碗给苗禾端过去。&rdo;
&ldo;后妈……我还没吃饱。&rdo;苗木不高兴道。
&ldo;你以后还想再吃饱饭的话,就把这碗端过去,不然以后都别想吃了。&rdo;甘蓝把碗推到苗木面前,让他拿着碗去送饭。
之后一段时间,甘蓝还是隔个天就会让苗木送一碗饭给苗禾,除此之外,她就算遇到了苗禾,也不会跟她多说半句话。
这段时间里,村里给知青造的简单的土坯茅草屋也造了起来,样子不太好看,住人绰绰有余。
这些知青在仓库里混着住了一段时间,对茅草屋也没有太排斥,宣布搬家当天一个个都拎着行李搬离了仓库。
&ldo;甘蓝,有点事,可不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跟你说?&rdo;
&ldo;好啊。&rdo;甘蓝眯着眼笑,知道自己的生意来了。
事实上从见到这十个知青,甘蓝的小心思就谋算开了,也打定了要做这笔生意的主意。
为了这桩生意,这些日子她总是有意无意把他们带到一些嘴快的人身边,介绍完,她就会找个机会离开,给足这些人聊八卦的空间。
果然没过多久,这些知青对甘蓝的事都已经了如指掌。
比如说甘蓝是十八岁的知青后妈,比如说有四个孩子,再比如说在城里有一对很靠谱父母,那对父母几乎对甘蓝的要求有求必应,要什么就会寄什么过来。
村里人只是随口八卦,毕竟这些是村里人都知道的事,但是听在知青眼里却完全不是一回事。
在他们耳里,甘蓝是一个可怜的后妈,与此同时,甘蓝也很幸运,因为她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收到从城里寄回来的东西,有时候是布料,有时候是吃食,有时候又是别的什么东西。
&ldo;听说你经过跟你爸妈写信,让他们寄东西过来,可以麻烦你帮忙带一些女孩子用的东西吗?那些东西城里卖一毛钱一包,我给你两毛钱一包。&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