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的思考中,人往往能很快找出生命中哪些是外在的,哪些是内在的必要的。她这一次不再请求女王的批准,只身离开了巴尔莫勒尔。尽管王室不会欣赏戴安娜的所作所为,戴安娜也不再乞求他们任何一点赞同的表示。她站在了她自己的路上,前所未有的充实。她没有辜负朋友对她的信任,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经历了朋友的死亡,戴安娜才会更加懂得了爱,懂得了怎么去爱。她曾经幻想一个宽容她温暖她的丈夫,但在爱的荒漠中她只有绝望与自杀。求而不得的悲哀,一直噩梦般萦绕着她。时过境迁,她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用无限的同情体贴人、照顾人的时候,她终于找到爱的幸福。爱的幸福,不在于得到,而在于给予。
从前的她是沙漠中焦渴的旅人,而今,她已经化身为一眼爱的甘泉,每一滴水珠里都有她快乐的歌唱。
戴安娜对于艾滋病人的关心,并不是从朋友艾德里安开始的。
1987年,艾滋病恐慌遍及世界,人们都认为,即使与艾滋病人作最普通的接触也会危及自身。艾滋病人的孤立、痛苦和迷惘,在汤姆&iddot;汉克斯主演的《费城故事》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戴安娜没有这样认为。就在那一年,戴安娜去访问伦敦一家医院,并看望正在接受治疗的艾滋病病人。当随行者尽力调整自己与患者的距离时,他们却突然发现威尔士王妃从容地伸出手,并与一个艾滋病患者紧紧相握。
1993年,戴安娜在尼泊尔访问时,也曾经与麻疯病人握手。她用自己的行动说明,麻疯病人也是人,应该友好地对待。那些扭曲的手指后面,仍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一方面,戴安娜身体力行,为了帮助更多人,唤呼人们改变自己的偏见而不顾及公众的评论。私下里,躲开镜头的追踪,她仍然在默默地奉献着。
戴安娜常常去伦敦的艾滋病收容所帮忙,为患者准备午餐是她经常干的活之一。她做这些是出于真心,并不是为迎合什么。每次,她都是一个人悄悄地来,却从不在任何公共布施的时刻来。
第六章平民王妃三、王室职责与慈善工作(1)
戴安娜与世界150个慈善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是许多慈善机构的直接赞助者和经理人,这包括69家英国机构和12家海外福利机构。
她从事的慈善工作中,许多都和孩子有关。
她天性爱孩子,成为王妃之前的两份工作都与孩子有关。面对孩子,她自在地表达出她的爱。那也是她的快乐所在。面对那些处于不幸中的残疾儿童,她抑制不住同情的泪水。作为母亲,她感谢上苍让自己拥有两个活泼健康的孩子,也发誓要把上帝仁慈的爱带给每一个孩子。
英国聋哑协会,应该感谢上帝派来了一位爱的天使。因为戴安娜的努力,聋哑儿童不再是躲在角落中的被遗忘者。
成立于1880年的英国聋哑协会,从未举办过什么特别活动筹款,自从戴安娜成为协会赞助人,通过一系列大型筹款晚会,逐渐被公众认识。
戴安娜还下了一番苦功学习手语,聋哑协会寄给她一盘录像带,几星期后,她就掌握了,然后用这种新的方法与孩子们交流。
纯真的孩子们很快创造出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位美丽天使的敬爱。他们用手从前至后地掠过头发,勾勒出戴安娜向后梳发型。
这爱的沟通,总是鼓励戴安娜再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她在一家儿童医院里,认识一个穿着鲜艳衣裙的小姑娘。她也叫卡米拉。
小姑娘卡米拉因为化疗而失去了全部秀发。尽管有摄像机和新闻记者,王妃还是没有掩饰住她的表情变化。她愣了一下,转而惊诧于小姑娘的头发,接下来的,是深深的同情与无尽的爱心。
她不是圣人,但她绝对是个充满爱心的人。
在位于哈罗附近、伦敦西北部的诺斯韦士帕柯医院,王妃为新建的儿童意外伤亡救护中心奠基,她坐在那里并把小卡米拉放在腿上。
小卡米拉告诉王妃她喜欢芭蕾,王妃接着说自己也非常喜欢。
小卡米拉的母亲,36岁的安娜&iddot;菲尔科过来了,戴安娜立即起身拥抱她,询问孩子的治疗情况。
小卡米拉得的是白血病,已经先后3次住院化疗了。
&ldo;她先要在日间护理中心接受短暂观察,然后将接受第4次和最后一次化疗。&rdo;她的母亲说。
菲尔科夫人与王妃交谈着,王妃不时爱抚地摸小卡米拉的后脑勺。
记者们自然不会忘了采访菲尔科夫人,更不会忘记问起对与她女儿同名的卡米拉的看法。
菲尔科夫人说:&ldo;我只希望戴安娜仍能与查尔斯在一起。&rdo;
&ldo;我认为人们不会像这些年接受戴安娜那样接受卡米拉。&rdo;
&ldo;戴安娜对人们更有兴趣,她是真正来到人民中间的,她与每个人交谈,显得那么可爱。&rdo;
除了儿童医院,&ldo;儿童意外伤亡救护中心&rdo;也是伦敦市戴安娜经常光顾的一个地方。每月有一千五百余名儿童在这儿得到治疗。
戴安娜失去了查尔斯的爱情,但是她没有把这无爱的痛苦转化成仇恨,而转化成了对处于同样困境中的人的同情、理解和帮助。
当戴安娜成为婚姻问题辅导组织&ldo;人际关系&rdo;的正式赞助人后,该组织的筹款数额由9402英镑,激升至238976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