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薛廷臣每次回家,都曾参加过不少村里的喜事和丧事,看到全村的人都会到事主家去帮忙,村帮村、户帮户,民风很好。我也听家里人说,在他母亲病重期间,全村的人基本上都到家里来探望。他又回想到:自己的几位老人去世的时候,自己都不在家,村里人也都曾这样热情的帮着把自己的几位老人发送了,这种乡情是多么的珍贵!自己也要利用这个机会来报答乡亲们。于是,他便对德宽说:&ldo;你能拿出300元,我也拿出3000块钱,给咱们村里的老年人办点好事、实事。&rdo;于是,便拿出了3000块钱交给了薛德宽,让他给西侯度村的父老乡亲们办点有益的事,以了却自己报答西侯度村父老乡亲的心愿。
2009年元旦,薛德宽、赵世发和退休教师刘永福共同主持召开了西侯度村六十岁以上的老年座谈会。会上赵世发(曾任村里的支部书记)讲了话。主持会议的薛德宽也让薛廷臣讲了话,薛廷臣讲话时对薛德宽把村里信用代办点搞的很好给予了表扬和肯定,并说出了自己拿了三千块钱支持村里的老年活动。
2009年秋天,薛廷臣又一次回老家过冬。农历九月九重阳节的时候,薛德宽组织西侯度村的老年人到鹳雀楼、普救寺等地方去旅游,并邀请薛廷臣一起去。薛廷臣没有去,他不去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这几个景点他过去都曾去过。二是他去了就会多占一个位子,村里的老年人就会少去一个。
旅游回来以后,参加旅游的老年人心情都很愉快,但因为没有组织好等原因,全村九十几个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只去了三十几个人,还有将近三分之二的老年人没有能享受这个待遇。村里有人议论:应该让老年人享受同样的待遇,对那些没有参加旅游的人也应该和出去旅游的人一样对待。薛廷臣觉得大家的议论很正确,就去和薛德宽商量。
薛廷臣见了薛德宽以后,便和他商量如何把剩下的钱分给没有去旅游的人,使没有去旅游的人都能同样享受,薛德宽回答说:&ldo;钱不多了,只剩下四五百块钱了。&rdo;
为了把这件事处理好,薛廷臣决定,再拿出五千多块钱去看望那些没有去旅游的老年人。后来,他在村里老年协会会长薛俊虎的带领下,亲自登门,对村里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慰问,以表示他对西侯度村老年人的一点心意和报恩之情。
薛廷臣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ldo;在我的心里,总觉得根据自己的力量,能为别人着想,能去帮助别人是一种乐事,所以我总愿意这么去做,只有这么做了,我才能觉得心情舒畅和欣慰。&rdo;&ldo;我生在西侯度、长在西侯度,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小米饭把我养大,风雨中教我做人,树高千尺总有根。是西侯度的山水养育了我,西侯度村的父老乡亲关照我成长。所以,我眷恋着我的家乡、眷恋着西侯度村的父老乡亲们。能为家乡的建设出点力,为西侯度村的父老乡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的事,是我的心愿。过去我这样做了,今后,我还将一如既往。我要在我的有生之年,继续为西侯度村的父老乡亲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的事情,以了却我对西候度的父老报答之意,以实现我的心愿!&rdo;
颐养天年[本章字数:3094 最新更新时间:2014-01-0407:45:020]
062 颐养天年
二0一三年秋,年过85岁的薛廷臣有了自己的一个新想法,他知道,到了这个年龄,已经不是奉献的年龄了,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给儿女增加负担,是自己今后的全部任务。于是,他将2013作为自己人生的一个新的转折点,开始步入消闲静摄,颐养天年,&ldo;健康、自由、幸福、快乐&rdo;的晚年生活。
如何过好晚年生活呢?薛廷臣觉得自己应该做好四件事:一是锻炼身体,二是吃好喝好,三是心情愉快,四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基于此,他有了自己新的想法和打算:
一、坚持锻炼。&ldo;养身在动,养心在静&rdo;。他认为:颐养天年就是养生,养生应该是运动养生,心理养生相结合。于是,他把运动健体放在首位,骑自行车、步行是每天的必修课;再就看书、听戏自找乐趣,始终保持心情舒畅。
三、吃自己想吃的食物。老年人养生长寿要从吃开始。古人想长生不老,拜佛求神,炼丹吃药。今人迷恋补品补药。他都不采纳。绿色、环保、粗茶淡饭是他的追求。
四、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是最低层次需要,心理需求才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到了这个年龄,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做自己想做、爱做的事。自由是人类在获得基本生存保障的前提下,渴求实现人生价值,提高生活质量进而提高生命质量的行为取向和行为方式。因此,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高兴干什么就干什么,达到自己心情愉快。
五、选择一个清净的环境。他认为,心情平静、心理平衡才是更高境界的养生之道。只有在清净的环境下性情才能得到陶冶,只有&ldo;宁静致远,淡泊明志。&rdo;才能达到&ldo;消闲静摄,颐养天和&rdo;。
基于上述想法和打算,薛廷臣便开始了自己&ldo;想做什么做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rdo;的自由生活。
今年他的第一愿望就是在老家度过一个冬天,过了年天气暖和了在到西宁。老家的亲情,老家的气候,对他的吸引太大了。于是,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孩子们。长子尚文理解老人的心情,但觉得老人毕竟已经八十六岁了,让他一个人回去总是不放心,便提出开车将他送回去,到老家把老人安顿好。因为两个儿子都有车,送老人回家在情理之中,但薛廷臣却不同意,他对儿子说:&ldo;我的身体很好,自己坐火车回去就行了,不用耽搁你们的时间,也不用浪费能源。&rdo;孩子们心理总不踏实,坚持要开车送他回去。为此事两代人一直达不成一致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