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名叫胡适的着名中国人昨晚在长老会所作之演讲,题目为《耶教在中国之机会》。这是系列演讲&ldo;世俗感召之精神意义&rdo;之第五讲。他认为,德国借口两名传教士被暴民杀害,于一八九七年占领了胶州湾;法国也借口一名传教士被杀,于一八九八年占领了广州湾。他们之上述行径,对一九〇〇年中国发生义和团运动负有责任。胡适继续说:
&ldo;倘若耶教要成为一种世界宗教,每一个耶教徒乃至每一个教会应督促他(或她、它)自己下决心去尽之责任,乃在于提高现行国际道德水准。你们大多数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所谓&lso;文明&rso;是奠基于耶教之坚固磐石之上的。然而,我要真心实意地告诉你们,现行文明并不是建立在耶教理想之爱和正义之上的,而是建立在弱肉强食法则之上的--这个法则就是:有力即有理!请大家想象一下:许多耶教国家此刻正在教堂里祈祷,请求上帝赐予他们胜利与成功,好去摧残他们的耶教兄弟。接下来,请大家再想一想耶教之戒律:&lso;爱所有人,爱汝之敌人,对恶人也不要抵抗。&rso;&rdo;
然后,胡适又谈到,在中国信奉耶教之人数在渐渐地增多,早期来华之传教士在中国所遭遇到的重重困难,也在慢慢地消除。接着,他又讲了一大段,关于传教士在此泱泱大国已做的和可做的那些工作。耶教徒有三项工作可做;第一,劝教;第二,传道,即传播耶教之思想与理想;第三,事功,即做许多实际的服务工作。
&ldo;传教士之功绩一度是按他们劝教之人数来衡量。可是,这却不是中国所需要的,也不应是教会当初派遣他们来华传教之目的所在。
&ldo;传播耶教之精华,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个精华并不是所谓什么神学之教条,诸如圣母诞生说、原罪说、赎罪说等等;而应该是耶教真正的爱的学说,诸如爱汝之邻人、甚至爱汝之敌人、不争主义、原恕、自我牺牲和服务等等学说。传教士应广泛传播这些耶教之理想,并将其恰当地植入人心,不论采用何种方式。他不应只看重呈滚动式增多之教民人数,而应努力使这些理想深入人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ldo;传教士第三个目的,也是更为重要之目的,就是做些实际的服务工作。例如,在教育、社会改革、医疗和手术等方面,传教士大有可为。诚然,在此方面,传教士们已经颇有成就,尤其是医疗卫生工作。以余观之,传教士四处布道,其至高无上之光荣即在于此,其最大之成功亦在于此。
第52章民国四年(1915)二月十八日至六月七日(6)
&ldo;传教士之真正价值体现于下列事实之中:一位外国传教士,好比一位学成归国之学子,总是带着一种观念,一种批判精神,回到故里。正当国民对现存之社会秩序已经习以为常,并漠然处之之际,上述种种正是该国所最为匮乏的。就任何社会改革而言,上述种种亦正是改革所绝不可少的。&rdo;
昨日星期,此间十六七所教堂之讲演无一见诸报章者,独我之演说词几占全栏,不可谓非&ldo;阔&rdo;也,一笑。首末两段自谓大有真理存焉。
二七、误删了几个&ldo;?&rdo;
(三月廿八日)
英国下议院有人质问政府,对于日本向中国要求各事持何态度,国务次官(undersecretaryofstate)neilprirose答曰:&ldo;日本在中国扩大其利益,苟无害于英国之利益,英政府不持任何异议。&rdo;
有署名&ldo;深信英国非图私利者&rdo;致《晚邮报》一函:
主笔先生:
日本无故以武力威胁中国,放弃其主权,照最近历史所昭示,中国欲求安全,只有诉诸素以保护弱国爱自由爱正义之英国。英国曾为比利时对德作战,今日亦必能以武力扶持此无告之中国也。
以此君之书与上文所记英政府之宣言并观之,甚耐人寻味也。
上记之自署&ldo;深信英国非图私利者&rdo;之投书,余作一书答之。彼见吾书,亦以书见寄。其真姓名为claudehvalente,自言&ldo;为德国人,生长柏林。此书本意冷嘲英人之假仁假义,每语后皆系以疑问符号(?),记者不察,载其书而删其疑问号,故其语意,不类冷讽&rdo;。
此人自言热心于此战事之德奥突华一方面,欲与余交换意见。不知余虽不信英人之伪善,亦非联德派之流也。(四月一日)
二八、一九一四年纽约一省之选举用费
(三月廿九日)
《纽约时报》调查纽约一省去秋全省选举所费金钱,列表记之,其数乃达四百万以上,可谓骇人听闻矣!
纽约省法:凡选举候选人,无论当选与否,皆须于选举完毕以后,以本届选举所费用,列表呈报所属选举官吏,故能有此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