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战后阿登纳及其同事们和西方领导人有过许多接触,但同苏联代表人
物打交道却毫无经验,他们以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打量着这些在西方早已闻
名的强有力的谈判对手。
苏联方面也怀有同样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阿登纳也早有耳闻,并且知
道这是一个强有力、自信、绝不妥协的谈判对手。冷战以来,苏联方面同阿
登纳政府一直处于&ldo;间接交战&rdo;状态,从苏联人的立场看,阿登纳是欧洲反
对苏联政策的各种努力的突出代表,是倔强的老头、&ldo;冷战的骑士&rdo;。
应该说会面双方的心情都极为紧张。当时去参加莫斯科会谈的威廉&iddot;格
雷韦在他的回忆录中用了一个比喻来描述了这个情景。说这就好像两个敌对
的将军,在多次战役中戎马对峙,现在却要第一次当面锣对鼓,谈判停战,
前途结局难以料测。
苏联人的欢迎仪式十分隆重。地上铺着华贵的红地毯,地毯两边,穿着
沙皇时期古典式阅兵制服的仪仗队光彩夺目,鲜花簇拥着德国代表团成员,
寒暄淹没在掌声中。布尔加宁作为东道主首先致了欢迎词,接着军乐队分别
奏响了苏联和德国的国歌。仪仗队迈着笔挺的正步行进的分列式从贵宾前走
过。欢迎的车队长长地驶过莫斯科市区,整个场面十分动人。最后,苏联人
把阿登纳及其随行人员安置在华丽堂皇的苏维埃饭店里,该饭店座落在著名
的列宁格勒大街上。
阿登纳事前特意准备了一列专车,作为在莫斯科谈判期间的工作地点。
这和苏联人先谈好了,苏联方面专门在莫斯科火车站不远处铺设了一段铁
轨,作为德国专车停放处。德国代表团的大部分成员在几天前乘专列先期抵
达莫斯科以作准备工作。这列专车号称是一个&ldo;流动的大使馆&rdo;,其中有防
窃听的电台和电讯仪器间、写字间等多节车厢。抵达莫斯科的当天晚上,阿
登纳就到这列车厢上去开了一次会议,为第二天开始的谈判作最后一次讨
论。
入夜,望着闪烁在莫斯科上空的星辰,阿登纳十分紧张,久久不能入眠,
他知道即将与苏联人短兵相接,赤膊交锋。久闻对手的顽固利害,他不能掉
以轻心。他又把需要讲明的立场观点在心里重温了一遍。
9月9日,星期五,11时,正式谈判在莫斯科古老的斯庇里陀诺夫卡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