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子由,你来吧&rdo;,朱标接过司礼官递过来的扎着红绸的酒坛,递给了曹振。
曹振笑笑,推脱道:&ldo;子由不敢,给汤老将军吧,他是水师开山元老&rdo;。
老将汤和接过酒坛,白色的长髯微微颤动,脑后,被阳光染成金色的花发随风飘飞。当仁不让,他高高地举起酒坛,对苍天祷告,&ldo;老天,请佑我大明水师纵横四海,所向披靡&rdo;!
&ldo;纵横四海&rdo;,在水师将士齐声呐喊中,老将汤和把酒坛摔落在伏波号的主炮上。&ldo;起锚,升帆&rdo;,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喊,岸上,人群欢声雷动。
伏波、定远、镇远升起主帆,依次向港外失去。白帆在霞光中如重重火焰般,猎猎&ldo;燃烧&rdo;。
司礼官指挥士兵给各船的将官每人斟满烈酒,痛饮此碗,就意味着大家上下一心,在海上生死与共。
定远号主将方明谦举起自己的酒碗,缓缓地走向船舷,把手中的烈酒向海中倒去,&ldo;兄弟们,你们看到了吗,我们的巨舰出海了,再也不会有倭寇在我们家门口横行,在也不会让弟兄们和倭寇血肉相博&rdo;!
这显然是僭越行为,没有太子的号令,任何人不得先饮此酒。但此刻,没有人怪他,大家都静静地望向海面,就在这半年里,无数水师忠勇的士兵,乘着民船与倭寇展开了殊死搏斗,热血,染红过这片海水,这深深的中国海。
朱标、朱棣、汤和、武安国、曹振,郭璞……水师将士们默默地举杯,把酒撒入了大海,这第一碗酒,应该敬给为中华复兴而付出生命的英灵。
&ldo;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rdo;
&ldo;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rdo;
&ldo;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rdo;
…………………………………………………………
水师的战歌在船头响起,响彻碧海。
&ldo;鸣炮,为……&rdo;,朱标大声喊道,他的喊声淹没在战歌里。
轰轰的炮声在大海上响起,惊起了满天的海鸥,惊醒了沉睡的渔村,惊醒了沉醉千年的港湾。一个民族,也在火炮的轰鸣声中,惊醒,崛起。
《明》,第一部《扬帆》卷终
酒徒
2004年6月13
第二卷大风第一章黑土
洪武十三年,塞外的春天来得特别早。刚二月底,杨柳的枝头已透出朦朦胧胧的绿意,沉寂了一个冬天的杏花迫不及待地从寂寞中探出头来,用带血的冻脸迎着有些料峭的春风,兴高采烈地开着。一团团,一簌簌,满山遍野。河水也渐渐宽了起来,哗哗啦啦的把绿色沿着两岸向远方涂抹。偶尔一两条野鱼带着彩虹窜出水面,精彩地来个空翻,然后落下入水中,吓得在岸边喝水得狍子撒开四蹄跑去,远远地又回过头来,观望是什么东西把水溅了它一脸。
&ldo;人说关外&lso;棒打狍子瓢舀鱼&rso;,的确所言非虚啊,这么个好地方,我要是高丽人,也不会乖乖地让出来&rdo;,燕王朱棣用马鞭指着远处得荒原,由衷地赞叹。
在他旁边,武安国骑着奔雷,极目四望,这没被工业污染过得河流与天地,有一种说不出得宁静与和谐。
&ldo;出关都半个月了,连一场像样的仗都没打,让老常心里直痒痒&rdo;,常茂的大嗓门盖过了所有人的声音,引起一片附和。
&ldo;是啊,这帮高丽人干什么吃的,一碰就跑,接二连三让了几座城市给我们&rdo;
&ldo;他们是望风而逃,我们旌旗所指,所向披靡&rdo;
二月中,大军出山海关,一路上几股高丽守军都是一触即溃,也着实让人感到迷惑。去年高丽统帅崔浩还在山海关外叫嚣要和明军决一死战,今春却龟缩在辽阳一带,听凭明军如何攻城略地。武安国和朱棣以前都是纸上谈兵,真正领大队人马打进攻战,这是第一次,所以格外小心。虽然军士都骑在马上,每天的行军速度也不过百里,并且前军后卫分得清清楚楚。高丽人放弃的城市,大家商议后也没分兵把守,每城仅仅留下一排人马维护治安,等待从太原、保定等后方的非震北军系人马来接收。北线,命令璞英、张翼等人率军严密监事蒙古人动静,以防蒙古人趁火打劫。
接受城市的军队还没到,北平派出的官吏倒是急急地赶来了,带着些北平书院的实习学生匆匆忙忙地丈量那些高丽人逃走后没主的土地,一些等得不耐烦的商人也派出了自己代表,每天为土地离城市道路的远近吵得不可开交。为了他们的安全,朱棣不得不叮嘱后勤旅给官吏和学生都配备上火铳。
&ldo;我看崔浩这老狐狸是想分我们的兵,他知道我们这次只带了三万多人马,所以一下子把几个城市全让给我们,等我们分散了,他再各个击破&rdo;。当晚的军事会议上,朱棣指着地图,谨慎地分析道。
&ldo;有这种可能&rdo;,天生就对一切乐观的徐增寿随声附和。&ldo;不过他的兵也不多,现在高丽国内也不太平,把持朝政的李家父子又与他不和,去年他号称十万大军徘徊在关外,我估计充其量也就四万左右的人马,这和我们的斥候所打探的情况符合。如果他真收缩到一起与我们决战,我们反而省事,不用和他在关外兜圈子,关外这么大,还真不好捉住他&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