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常经文一直没上折子的原因。
何况对于现在的常经文来说,低调发展是最好的。
最好是不要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这一次,要不是鞑子南下,要劫掠山东,他都不会这么早就开始暴露自己有这么多骑兵的事实。
窝在卫所里面慢慢发展,这不香吗?本来先前就把崇祯糊弄过去了。
听着常经文的话,纪匀苦笑道:“常大人,杂家这不是想着这么大的喜事,也好让陛下开心一下吗?
谁知道会成这样呢?常大人,现在事已至此,就需要你的折子了。”
常经文有些无奈的摇头道:“我的折子,怕是效果不会怎么好。不过目前也只能上了,不过这件事还得要纪公公你帮忙。”
说着,常经文就不禁揉了揉脑袋,显得有些无奈。
“常大人,不知要杂家怎么做?”
“你和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以及高起潜熟不熟?”
这话让纪匀犹豫一下才说道:“常大人,杂家就说实话了,他们都是皇爷心腹。
虽杂家偶有关系,但…”
常经文明白了,转身看着纪匀说道:“需要我们出点钱,找高起潜和王承恩帮忙了。否则一旦东林党他们,甚至是包括朱纯臣等勋贵坐实我们虚报战功的事。
到时候,我们怕是都不会好过。”
有些时候常经文也无奈,崇祯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但绝不是什么好皇帝。
他不是明君,也不是昏君,但却是一个庸君。
有中兴之志,却无中兴之能!
明末的局势,能不能救?
说能救,也能救,说不能救,也不能救。
如果崇祯没有杀袁崇焕,那么就有一定的几率,这个几率不大,但却能行。
卢象升没死,又能增加一定的几率。
但不论怎么算,能救的几率,其实也不足百分之十五。
这百分之十五是袁崇焕和卢象升,孙传庭等人给的。
袁崇焕这人会忽悠,也会装,所以辽东军事集团的那些人都愿意听他的。
不杀袁崇焕,通过袁崇焕以及粮饷控制辽东集团。
孙传庭和卢象升等人,则是大明朝的救火队员。
若崇祯能摒弃政治,下一把狠手,这百分之十五的几率就可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