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尘笑脸相对,不厌其烦的解释道。
崔悦脸红着点头,也不知道是因为方尘对她的态度,还是因为问了个白痴的问题害臊的缘故。
“呵呵,方老弟的解释,都可以当做教材了,就连我都不能这么轻松的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呢,真是佩服。”
常保国似乎已经习惯随时拍方尘马屁的习惯,奉承的话简直是随口就来。
“得得得,常老哥,还是看看这个木桶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吧,我看着它表层的那层黑也不是木头本来的颜色呀。”
方尘苦笑的道。
“好,那咱们就仔细看看。”
常保国说着,在口袋里一摸,就拿出来一块布和一只小巧的橡胶瓶,拿橡胶瓶给布上滴了几滴透明略有刺鼻气味的液体,随后常保国就拿着布快擦拭起了那件黄花梨木桶。
“如果我猜的没错,这应该是一件笔筒。”
这时候一直盯着木桶仔细查看的露山仙人却突然道。
“什么?笔筒?这要是一只笔筒,那怕是能装下几年要用的笔了吧?而且笔筒不都是细长细长吗?怎么会像是木桶一样?”
范静雯多少也是古董玩家,更是亲眼见识过不少各种材质各朝年代的笔筒,正是有一定的见识,反而对于露山仙人的话更加疑惑。
“你说的笔筒,那是一般常规的笔筒,但是如果是古时候真正的书画大家,他们的笔筒绝对会有一只差不多这么大的。
而其缘由就在他们用笔之上。
古代的笔,叫做毛笔,顾名思义就是各种动物的毛发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笔。
而毛笔依常用尺寸可以简单地分为小楷,中楷,大楷,更大的还有屏笔、联笔、斗笔等。
这些毛笔除了会放置在毛笔吊架上之外,也会放置在笔筒之中。
而咱们看到的这种大规格的笔筒,通常就会放置类似大楷及更大尺寸的毛笔。
当然这只笔筒的怪异之处是它的腰腹要比高度还要尺寸更大,这确实有些反常,不过这却反而是明朝时期笔筒的标志。”
露山仙人的解释同样也可以当做教材书写,让在场所有人都认定了所谓的木桶,其实就是明代的笔筒。
也就在这时候,常保国叫了起来,“月下来仙子,罗浮计美人。两家春共影,同作一般事。
这是孙雪居的诗句。
天啊,这个笔筒我知道,我以前在一部古籍上看到过,叫做黄花梨错铜丝嵌螺钿梅花诗文笔筒,是出自明朝著名的木器制作大师孙雪居之手。
这孙雪居可了不得,他原名叫孙克弘,是晚明松江派重要画家、收藏家,因其先世有筑映雪斋于西湖之上,遂以雪居自号。
他的书画造诣很高,与宋旭齐名,声名在赵左、沉士充、顾正谊、莫是龙等人之上。
同时,他也是明代重要的参与木器制作的文人画家之一,是硬木嵌银丝做法的创始人,开创了在黄花梨、紫檀等硬木上嵌螺钿、银丝的宋嵌工艺先河,作器主要以香盒、笔筒为主。
咱们看到的这件笔筒,主材是黄花梨,圆筒形,圈足。
筒壁正面嵌莹白螺钿为花形,兼冷香蝶舞,并挖嵌髹漆凸饰为梅花树干,斑驳嶙峋饶有疏放气。
特以铜丝为骨,铜质古雅,更添浑穆萧瑟诗意,筒口嵌铜丝回形纹一周,背面又以铜丝嵌篆字。
月下来仙子,罗浮计美人。两家春共影,同作一般事。
又有雪居题名。
整器极具文人意味,不啻奇章,使人见之有物外之想,为孙雪居存世珍罕之作,珍贵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