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尘可以断定,这五个珠宝箱子,每一个起码一个小目标了。
最后方尘看向了角落里的三只大缸。
这三只大缸看着就是很普通的酱黑色外表,口沿处则是土色的瓷胚面。
这如果出自现代,这么一只大缸,十几块一只,要多少有多少。
可按照方尘对于这个私人宝库的了解,它封存的时间,起码在北宋时期。
而北宋时期,方尘清楚的记得,曾经因为那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有考古专家提出质疑,说是宋朝时期,压根就没有制作大缸的工艺。
因为众所周知的,任何东西制作的难度,精而巧的小件,还有大而阔的大件,是特别难实现的。
尤其缸在宋朝之前都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另外,缸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在烧制的过程中不容易成型,以宋朝当时的瓷器烧制工艺很难做出来。
也因此,专家的质疑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当然,关于缸的文献记载几乎没有,但是在我们著名的历史文献著作《史记》之中,有一个词,叫做醯酱千缸。
这里的缸却能佐证,在汉代就很大可能出现了缸这种器物,另外还有渊源流传的成语瓮中捉鳖,这里的瓮,跟缸是同一类器物,甚至工艺要更加复杂。
也因此,两种说法众说纷纭,一直都没有得到完全的证实。
而现在,方尘却实打实的看到了缸,而且年代最起码是出自宋代,这无疑可以有力的反驳那些专家的质疑。
也正因为这样的意义,这三只缸看似平平无奇,可是论价值的话,绝对不可估量。
方尘虽然见多识广,但是因为没有参照,也不能衡量具体价值,但是以他的经验来说,这三只缸每一只的价值,起码百万起。
将三只缸尽收眼底,方尘再看缸里面。
入眼看到的就是银灿灿的钱币,那模样跟常见的铜钱一般,但是材质分明就是纯银打造。
也只有纯银的材质,在这样的环境下,历经千年,依旧没有太大的变化。
“宋朝银币,果真是这东西,这要是……”
方尘随便在缸里一抄手,一把银币就落到了他的掌心,随后另一手拨弄着查看。
“太平通宝,南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铸造,这种钱币就是宋朝为数不多的银币之一。
记载之中所说,太平通宝,存世量巨,钱文大气磅礴,古拙雄强,雄浑而飘逸,传为太宗御书。
而这宋朝的太平通宝银币,在藏宝人眼里,绝对算不上是什么珍惜钱币。
可是,那只是相对来说,就我的了解,太平通宝银币在宋朝的钱币之中,还是算比较贵重的,一枚现在的行情应该能卖到两三千。
我这一把银币看过去,貌似以太平通宝居多,那要是这么一缸都是太平通宝,一缸算是一万枚,那就是说一个水缸随便就能卖出几千万了。
而关键的关键,里面还有其他的银币。
大观通宝,靖康通宝,政和通宝……
这些银币也有夹杂,而它们可不像太平通宝那么出世量大,每枚行情价也从大几千到上万,再到十几万。
这些无疑又把水缸及里面的银币整体价值拉高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