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我去,这造假风是风靡世界啊。”这天一早,江力刚从自己的办公室下来,准备慰问一下技术部门的人,刚进大办公室,就听到里面的喧闹。
“如果消息属实的话,那么我们和第一梯队的差距其实也不大嘛。”这是田青山的话,技术部三个元老里,就属他最年轻,也最敢说。
“看来,我下来听到的第一个消息就是好消息嘛。”江力笑道,“啥好消息,分享来听听。”
“老大,其实也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就是尼德兰的爱死吗啰内部消息泄露,说是弯积电那些号称2纳米的芯片其实是22纳米。也就是说,真正的2纳米、5纳米和7纳米根本没有做出来。”田青山把显示器转了一个角度,面对江力。
果然热搜上好几条都是关于弯积电玩数字游戏,2纳米工艺实则为新瓶装旧酒的22纳米工艺的消息。
如果是其他消息来源,那么这个消息的真实性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的。
但这个消息来源是占据光刻机绝大部分市场的巨头爱死吗啰透露出来的,弯积电是其最大的客户。
这个消息就几乎可以确定是可靠的了。
再联想一下胖哒的28纳米芯片已经能完全自给,14纳米的工艺已经突破,实现量产也是指日可待。
于是一下子拨开乌云见晴天,守得云开见月明。
胖哒的芯片技术和第一梯队的差距就不像以前那么大了。
或许在最前沿的高尖端技术上有差距,但是在实用性上,差距所剩不多。
很多人都以为,哎呀,国外都搞出来2纳米的技术了,我们还在攻克14纳米,这个差距太大了呀,没有十年八年是搞不定的。
但实际上,就目前而言,不管是2纳米也好,3纳米也罢,甚至是7纳米的技术都没有大规模应用在工业生产上。
最多就是极个别的产品在迭代上,少数采用了7纳米技术推出新样机而已。
真正用于工业制造中的芯片,超过99%都是用的28纳米以上。
只有消费类的产品才会用7纳米,5纳米芯片。
越是对可靠性要求高的行业,芯片的物理尺寸越大。
最高的航天级别和次高的军工级别的最小是一百多纳米,有的甚至是微米、毫米级别。
工业级别和车规级别的也是最少几十纳米。
原因就两点。
一是芯片的逻辑单元物理尺寸越小,就越容易发生芯片单元之间的爬电现象及击穿现象,导致芯片报废。
二是越新的东西其稳定性越差,越精密就越娇贵。
所以以前江力搞消防设备的时候,无论是国标也好,GA标准也罢,还是3C也好,对任何能自动启动的设备都有一个强制性的“手动优先”限定。
这里的手动优先指的是由人工控制的机械的动作机构优先,而不是说人按下按钮依旧由电启动的动作机构。
用江力自己的总结就是:机械逻辑优先。
就是为了确保设备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各个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管你是没电也好,电路断了也罢,设备都必须能在手动操作下可以启动。
实际上军用设备也都有机械逻辑优先的要求。
不像是强制剥夺了飞行员操控权的某音飞机和那些剥夺了司乘人员开车门的所谓智能化汽车,手动完全靠边站。
明明驾驶员只需要手指头一按实体按钮就可以完成的动作,非要你去点触摸屏上的没有任何手感的按钮,进入菜单,选择,可能还要再进一个下层菜单,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