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是聪明的,他们把时间和死亡视为一物。梵文hla,既是&ot;时间&ot;,又是&ot;死亡或死神&ot;。《罗摩衍那》的主人公罗摩,在活了极长的时间以后,hla走上门来,这表示他就要死亡了。罗摩泰然处之,既不&ot;饮恨&ot;,也不&ot;吞声&ot;。他知道这是自然规律,人类是无能为力的。我们今天知道,不但人类是这样,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始有终,无一例外。&ot;顺其自然&ot;是最好的办法。我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在梵文里,动词&ot;死&ot;的字根是n;但是此字不用anati来表示现在时,而是用被动式niyati(ti),这表示,印度人认为&ot;死&ot;是被动的,主动自杀者究属少数。
同印度人比较起来,中国人大概希望争取长生。越是有钱有势的人越希望活下去,在旧社会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小百姓,决不会愿意长远活下去的。而富有天下的天子则热切希望长生。中国历史上几位有名的英主,莫不如此。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寻求不死之药或者仙丹什么的。连唐太宗都是服用了印度婆罗门的&ot;仙药&ot;而中毒身亡的。老百姓书呆子中也有寻求肉身升天的,而且连鸡犬都带了上去。我这个木头脑袋瓜真想也想不通。如果真有那么一个&ot;天&ot;的话,人数也不会太多。升到那里去干些什么呢?那里不会有官僚衙门,想走后门靠贿赂来谋求升官,没有这个可能。那里也不会有什么市场,什么wto,想发财也英雄无用武之地。想打麻将,唱卡拉ok,唱几天,打几天,还是会有兴趣的,但让你一月月一年年永远打下去,你受得了吗?养鸡喂狗,永远喂下去,你也受不了。&ot;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无涯之生!&ot;无益之事天上没有。在天上待长了,你一定会自杀的。苏东坡说&ot;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ot;是有见地之言。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待在人间吧。
要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想不通我在上面说的那一些并不深奥的道理,时间就变成了枷锁,让你处处感到不舒服。但是,如果真想通了,则戴着枷锁跳舞反而更能增加一些意想不到的兴趣。我自认是想通了。现在照样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我觉得这是时间给我提醒儿,让我知道时间的价值。&ot;一寸光阴不可轻&ot;,朱子这一句诗对我这个年过九十的老头儿也是适用的。
第五部分3老年
人确实是极为奇怪的动物,往往到了老年,还不承认自己老。我也并非例外。过了还历之年,有人喊自己&ot;季老&ot;,还觉得很刺耳,很不舒服。只是在到了耄耋之年,对这个称呼,才品出来了一点滋味,觉得有点舒服。我在任何方面都是后知后觉。天性如此,无可奈何。
我觉得,在人类前进的极长的历史过程中,每一代人都只是一条链子上的一个环。拿接力赛来作比,每一代人都是从前一代手中接过接力棒,跑完了一棒,再把棒递给后一代人。这就是人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这一棒的任务。做到这一步,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古代印度人有人生四阶段的说法,是颇有见地的。
这个道理其实是极为明白易懂的,但是却极少解人。古代有一些人,主要是皇帝老子,梦想长生不老,结果当然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古代和近代,甚至当代,有一些人,到了老年愁这愁那;一方面为子孙积财,甚至不择手段;一方面又为自己的身后着想,修造坟场,筹建祠堂。这是有钱人的事。没有钱的老年人心事更多,想为子孙积攒钱财,又力不从心,捉襟见肘。财积不成,又良心难安。等到大限来到之时,还是两手空空,抱着无限负疚的心情,去见阎罗大王。大概在望乡台上,还是老泪纵横哩。
最近翻看明人笔记,在一本名叫《霏雪录》的书里谈到了一段话,是抄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自警诗,原诗是:
蚕老茧成不庇身,
蜂饥蜜熟属他人。
须知年老尤家者,
恐似二虫虚苦辛。
诗句明白易懂,道理浅显清楚。在中国历代著名的文人中,白居易活的年龄算是相当老的。他到了老年,有了这样的想法,通脱耐人寻味。这恐怕同他晚年的信仰有关。他信仰佛教,大概又受到了中国传统道教的影响。这一首诗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一些问题。
第五部分4 三思而行
&ot;三思而行&ot;,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劝人做事不要鲁莽,要仔细考虑,然后行动,则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碰壁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要数典而不忘祖,也并不难。这个典故就出在《论语&iddot;公冶长第五》:&ot;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39;再,斯可矣。&39;&ot;这说明,孔老夫子是持反对意见的。吾家老祖宗文子(季孙行父)的三思而后行的举动,二千六七百年以来,历代都得到了几乎全天下人的赞扬,包括许多大学者在内。查一查《十三经注疏》,就能一目了然。《论语正义》说:&ot;三思者,言思之多,能审慎也。&ot;许多书上还表扬了季文子,说他是&ot;忠而有贤行者&ot;。甚至有人认为三思还不够。《三国志&iddot;吴志&iddot;诸葛恪传注》中说:有人劝恪&ot;每事必十思&ot;。可是我们的孔圣人却冒天下之大不韪,批评了季文子三思过多,只思二次(再)就够了。
这怎么解释呢?究竟谁是谁非呢?
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什么叫&ot;三思&ot;。总起来说,对此有两个解释。一个是&ot;言思之多&ot;,这在上面已经引过。一个是&ot;君子之谋也,始衷(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ot;。这话虽为文子自己所说,然而孔子以及上万上亿的众人却不这样理解。他们理解,一直到今天,仍然是&ot;多思&ot;。
多思有什么坏处呢?又有什么好处呢?根据我个人几十年来的体会,除了下围棋、象棋等等以外,多思有时候能使人昏昏,容易误事。平常骂人说是&ot;不肖子孙&ot;,意思是与先人的行动不一样的人。我是季文子的最&ot;肖&ot;子孙。我平常做事不但三思,而且超过三思,是否达到了人们要求诸葛恪做的&ot;十思&ot;,没做统计,不敢乱说。反正是思过来,思过去,越思越糊涂,终而至于头昏昏然,而仍不见行动,不敢行动。我这样一个过于细心的人,有时会误大事的。我觉得,碰到一件事,决不能不思而行,鲁莽行动。记得当年在德国时,法西斯统治正如火如荼。一些盲目崇拜希特勒的人,常常使用一个词儿daraufgalnrtu,意思是&ot;说干就干,不必思考&ot;。这是法西斯的做法,我们必须坚决扬弃。遇事必须深思熟虑。先考虑可行性,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然后再考虑不可行性,也是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正反两面仔细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做出决定,立即行动。如果你考虑正面,又考虑反面之后,再回头来考虑正面,又再考虑反面,那么,如此循环往复,终无宁日,最终成为考虑的巨人,行动的侏儒。
所以,我赞成孔子的&ot;再,斯可矣&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