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应该怎样陪伴孩子 > 第五章 情商虽难也要精细培养(第2页)

第五章 情商虽难也要精细培养(第2页)

弟弟觉得这个想法很诱人,于是也同意了,但事实却是他一直没有成功的实行这个买自行车的计划。原因就是,他总经不起诱惑,拿着压岁钱买这买那,尤其是各种零食和玩具。因此,他一直没有存下买自行车的钱,只能说我弟这个人太不能为成功而忍耐了。

不知道,你们家的小孩会不会这样?其实从心理学研究来说,这是个体一种非常重要的成功品质,称为延迟满足能力。因为只有能够忍住眼前的小利,把眼光放在长远的利益上,才能收获更大的成功,不在小成功面前止步。

那么如何来测量孩子的这种特性呢,又是怎样的出这种品质与成功相关呢?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是怎么做的。

2。2心理实验:一颗糖果与两颗糖果

WalterMischel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不过他曾经有一段时间是在斯坦福大学。他在心理学上的贡献大多是在人格心理学领域。他在研究人的认知和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时候,对儿童是否能够面对在面对诱惑时,进行自我控制,放弃及时满足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在斯坦福大学的时候策划组织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延迟满足实验,这个实验有时候也被称为棉花糖实验或果汁软糖实验。

实验在美国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基地内进行的,房间里有一面是单向玻璃,实验者可以通过单向玻璃观察儿童的行为。实验对象是一群4岁大的孩子。

实验人员给每个4岁的孩子一颗好吃的软糖,然后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但是如果马上吃掉的话,那么只能吃一颗软糖;而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的话,就能吃到两颗。然后,实验人员离开,留下孩子和极具诱惑的软糖。

实验人员通过单面镜对实验室中的幼儿进行观察后发现:有些孩子急不可待的把软糖吃掉了;还有的只等了一会儿就不耐烦了,然后迫不及待地吃掉了软糖。这两类都是属于“不等者”。

有些孩子却很有耐心,能耐得住性子,他们还想出各种办法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一克制自己的欲望,并借此拖延时间,比如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或自言自语、或唱歌、讲故事……最后他们顺利的等待了20分钟,成功的吃到了两颗软糖。他们属于“延迟者”。

试验到这里还没有完,这里还只是初步的显现了孩子在延迟满足上是有差异的。延迟满足其实就是指个体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及时满足的抉择取向。其实是一种自我控制。

实验者们在孩子们成了青少年时进行了进一步追踪考察。对他们的家长和教师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不等者”的个性更多地显示出孤僻、易固执、易受挫、优柔寡断的倾向;“延迟者”则大部分成为了适应性强、具有冒险精神、受人欢迎、自信、独立的少年。两者在学业能力上相比较,“延迟者”比“不等者”在数学和语文成绩上平均高出20分。

而后又经过多年的追踪观察,研究人员发现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更为出色。也就是说延迟满足能力越强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2。3实验结论:迟满足能力越强的孩子,越容易取得成功。

从实验中,实验者得出结论:

结论一: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是有区别的。

结论二:对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测定可以预测孩子以后在学习、事业等方面的表现。一般延迟满足能力越强的孩子,越容易取得成功。

2。4教育策略: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从实验中我们知道了测量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方法,也知道了这种能力跟成功有很大的相关。

因此,家长可以适当的培养孩子延迟满足能力,为孩子培养一个重要的成功品质。首先通过实验家长们已经知道了如何测量孩子是否会延迟满足,因此从家长们可以依据方法先看一下自己的孩子延迟满足能力怎么样。

通过了解之后,家长们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其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忽视孩子一些品质的培养,而把关心的范围放在一些更为表面的东西上,比如说孩子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等。不过,这并不是说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只是家长需要扩大一下关心的范围,关注一下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3。孩子的恐惧是有原因的

心理观察:情绪化的小艾尔伯特

3。1没有莫名其妙的害怕

我有一个朋友,睡觉的时候总是要开着一盏灯,因为她很害怕黑暗。她说只要一关灯,就觉得黑暗中会出现什么。有一次,我调侃她:“会出现什么?难道说是鬼?”结果她讪讪的回答:“大概吧!”她说,小时候非常喜欢看鬼片,很多鬼片里都说鬼有一个特征,那就是怕光。因此朋友之所以开着一盏灯,就是想要吓退黑暗中的鬼。

这是一种很无厘头的恐惧,但是它确确实实是存在一定原因的。因为鬼片的关系,朋友怕鬼,而鬼又隐藏在黑暗中,害怕见光,所以朋友才会害怕黑暗,总是要留一盏灯,留一束光。

生活中,家长们可以在儿童身上发现一些类似的古怪情绪,比如说会莫名其妙的害怕一种东西或者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而事实上所害怕的东西并不值得害怕,它们的威胁性很低。

有的家长觉得疑惑,有的家长感叹孩子没有出息,但事实是所有的情绪都有一定的原因。而孩子身上的这些情绪又是怎么来的呢,有没有什么方法让它消失?

3。2心理实验:情绪化的小艾尔伯特

俄国的生理学家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这个理论也被普遍的用在心理学中。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将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同时呈现,多次强化,最终将形成条件反射。

根据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行为心理学家猜测人们对那些威胁性极低的事物的恐惧可能跟引起恐惧的非条件刺激相关,是两者同时强化的结果。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的正确性,行为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设计了一个实验。

华生他们选择的被试艾尔伯特·B是一名9个月大的孤儿,从出生起就一直待在医院里。艾尔伯特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很健康。实验前,实验者在艾尔伯特面前呈现白鼠、猴子、狗、有头发和没头发的面具以及白色羊绒棉等带毛的东西。观察艾尔伯特对这些刺激的反应,结果发现艾尔伯特对许多动物和物体都很感兴趣,愿意接近它们,并不时触摸它们,行为反应中没表现出丝毫的恐惧。

实验者又在艾尔伯特的身后用锤子敲一根1。2米长的铁棒。这种突然出现的巨大声响,让艾尔伯特反射性的极度害怕哭泣起来。

实验时,研究者让白鼠与敲击铁棒的声音一起出现。每次只要白鼠出现,实验者就在艾尔伯特身后敲击铁棒,弄出巨大的、令艾尔伯特产恐惧的声响。华生他们发现白鼠和敲击铁棒的声响一起出现3次后,只是光出现白鼠就会令小艾尔伯特产生害怕恐惧的情绪,与逃避的防御行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