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阴阳对立制约
对立即相反。阴阳对立,是指自然界相互联系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即阴**有普遍性。阴阳学说认为,阴阳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如天与地、上与下、内与外、动与静、升与降、出与入、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虚与实、散与聚等。它们之间因为相反而具有相互斗争、相互抑制与相互排斥的关系,双方斗争制约的结果,是使事物取得动态的协调平衡。只有维持这种关系,事物才能正常发展变化,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否则,事物的发展变化就会遭到破坏,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四季所对应的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和更替,就是自然界阴阳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结果。夏季本来是阳热盛,但夏至以后天气慢慢转凉,说明阴气渐生,用以制约火热的阳气;而冬季本来是阴寒盛,冬至以后,则气温逐渐升高,说明阳气随之而复,用以制约严寒的阴气。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
人体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也是阴阳双方相互制约取得统一平衡的结果。“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体是阴阳的统一体。就人体机能的兴奋与抑制来说,兴奋属阳,抑制属阴。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人体白天阳气充盛,兴奋机能制约了抑制机能而占主导地位,因而工作学习精力充沛;入夜则阴气充盛,抑制机能制约了兴奋机能而占主导地位,因而人进入睡眠状态。正是由于一日之内阴阳二气的盛衰更替,相互制约,才使兴奋与抑制取得了协调统一。再如生命物质为阴(精),生命机能为阳(气),阴阳在对立斗争中,取得了统一,维持着动态平衡状态,即所谓“阴平阳秘”,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有斗争就要有胜负,如果阴阳的对立斗争激化,动态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胜负、阴阳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总之,阴阳的对立是用阴阳说明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阴阳对立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对立、斗争才能维持阴阳的动态平衡,事物才能发展变化,生生不息。如果阴阳的对立斗争、抑制与排斥关系失常,则常导致阴阳失调。
(三)阴阳互根互用
1。阴阳互根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总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左为阳,右为阴,没有左,就无所谓右,没有右,也就无所谓左;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等等。所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阴阳任何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故说“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2。阴阳互用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在人体,阴阳的这种关系,可体现于相对物质之间、相对功能之间、物质与功能之间。
如在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基本物质中的气和血,气属阳,血属阴。气是血液的生成来源和循环的动力,血是气的依附根据和物质基础。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血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助长。
人体最本质的生理功能是兴奋和抑制,兴奋属阳,抑制属阴。没有兴奋,也就无所谓抑制,没有抑制,也就无所谓兴奋。
在物质与功能之间,物质属阴,功能属阳。功能是物质运动的结果,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也就不存在没有功能的物质和没有物质运动的功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就是从阴阳的互根互用理论,高度地概括了机体的物质与物质之间、功能与功能之间、功能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阴和阳之间这种互根互用关系遭到了破坏,就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也就是说,机体的物质与物质之间、功能与功能之间、功能与物质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失常,机体的生生不息之机也就遭到破坏,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
(四)阴阳消长平衡
消,即减少、衰弱;长,是增多、盛大。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阴阳之间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限度内,事物内部的阴阳双方始终存在着一消一长、一盛一衰、一进一退的运动变化之中,并在不断地相互消长运动变化过程中保持着动态的相对平衡。
阴阳消长与平衡,符合事物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消长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阴阳在绝对的消长之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的量变过程,这一消长运动是在一定范围、一定限度内进行。引起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的对立制约和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对立制约就是通过消长实现的。在消长过程中维持的相对平衡,称为阴阳平衡,古人谓“阴平阳秘”。处在阴阳平衡的自然界,表现出气候正常平衡,人体则为健康状态。
例如,一年中四季的气候变化,从冬至到夏至,由寒逐渐变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到冬至,由热逐渐变寒,又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四时气候的变迁,寒暑的更替,实际上即是反映了阴阳消长的过程,其中虽有“阴消阳长”、“阴长阳消”的不同,夏热冬冷的差别,只要没超出冷和热的限度,并在所属的季节内,那么从一年的总体范围来说,四季气候还是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的。此时风调雨顺,万物能正常的生长化收藏。
又如人体的生理功能,白天阳盛时以兴奋为主;黑夜阴盛时则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人体的生理机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中午至黄昏到子夜,阳气渐衰,阴气渐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也从兴奋逐渐转向抑制,即是“阳消阴长”的过程。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消长”超出一定的限度、一定的范围,只有“阴消阳长”而无“阳消阴长”或只有“阳消阴长”而无“阴消阳长”时,达不到阴阳的相对平衡,将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称之为阴阳失调。
(五)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的相互转化,就是阴阳互变。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各自向其对立转化。即阴可以转化阳,阳可以转化成阴。阴阳转化所必备的条件,是指事物发展到了极限、顶点,即“物极必反”。因此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那么阴阳转化就是量变基础上的质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和“极”即是阴阳转化的条件。
如在自然界中,古人观察到,白天为阳,明亮、温热,日中明亮温热最盛,为阳中之阳(重阳),至此开始向黑夜转化,这叫“重阳必阴”;夜晚黑暗寒冷为阴,夜半黑暗寒冷最极,为阴中之阴(重阴),至此开始向白天转化,这叫“重阴必阳”。
在临床上,风寒感冒初期,可以出现恶寒重发热轻、头身骨节疼痛、鼻塞流清涕、无汗、咳嗽、苔薄白、脉浮紧等风寒束表之象,属于阴证、寒证。如治疗失误,或因体质等因素,患者出现高热、面红、咳铁锈样痰、汗出、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洪数等阳热亢盛之证,疾病的本质即由阴转化为阳,疾病的性质则由寒转化为热。体温升高也是有限度的,没有无限的持续升高。若病情继续加重,体温升高到极点,由于热毒炽盛,严重损伤机体正气,转化为中毒性休克时,又可见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体温下降,呼吸浅促,脉微欲绝等寒证、阴证的表现,这是由热变寒、由阳转阴的过程。
综上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主要有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与阴阳转化等几个方面。阴阳的对立与互根,阐明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的消长与转化,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形式。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在阴阳的不断消长、转化过程中实现的;而阴阳的消长与转化是以阴阳的对立互根为基础的。
四、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作为说理工具引用到中医学中,构筑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表现在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一)归类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是阴阳的统一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其组织结构可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根据阴阳的属性,就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背为阳,胸腹属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肌表在外是阳,筋肉在内是阴;就脏腑来分,五脏在内主藏属阴,六腑在外主传化属阳。作为物质的气和血之间,无形的气属阳,有形的血属阴。经脉亦可分为阳经、阴经,循行于人体四肢外侧及背部者属阳,循行于人体四肢内侧及腹部者则多属阴(表1-2)。
此外,根据阴**有无限可分性和相对性,五脏若以上下关系来分,则心、肺在膈上属阳,心为阳中之阳脏,肺为阳中之阴脏;肝、脾、肾在膈下属阴,肝为阴中之阳脏,肾为阴中之阴脏,脾亦为阴中之阴脏;每个脏腑,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胃有胃阴、胃阳等。
表1-2人体组织结构的阴阳归属表
属性|大体部位|四肢|脏腑|五脏|物质|筋骨肌表|经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