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中医学专业课程有哪些 > 第二节 常用方剂(第1页)

第二节 常用方剂(第1页)

一、解表剂

凡以解表药为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的方剂叫解表剂。

本类方剂主要适用于外感表证。临床辨证一般表证有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两种,风寒者宜辛温解表,风热者宜辛凉解表。此外,若外感兼有气虚、阳虚者,当配伍补气助阳药;若外感兼有血虚、阴虚者,当配伍补阴养血药。从而达到扶正祛邪,使正胜邪去。所以方剂学常常把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和扶正解表剂三类。

解表剂类药性辛散,挥发性较强,故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功效降低或失效。服用解表药后宜避风寒。如外感风寒之表证,适当增加衣被以利汗出。解表发汗,以微汗出为度,以免大汗伤阴耗气。应中病即止,勿久服。阳虚自汗、阴虚盗汗、疮疡久溃、失血者不宜单用解表剂,若需要,加用扶正之品,以达邪去而不伤正之目的。

知识拓展

根据国务院的批示,从1979年1月1日起,全国中医处方用药剂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克(g)为单位的公制。十六进制与公制单位换算率如下:一斤(16两)=0。5kg=500g;一两=31。25g;一钱=3。125g;一厘=0。03125g。

麻黄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9g桂枝6g杏仁9g甘草炙3g

【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用法】温服,服后加衣被取微汗,每日2~3次。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基础方剂。起病原因是由于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腠理闭塞,肺失宣肃所致。方中重用麻黄,其味辛微苦性温,入肺经,能发越人体阳气,达到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作用,为君药。臣药选择桂枝,既能加强麻黄发汗解表散风寒,又能温经散寒达到通经脉除身疼。喘是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麻、桂二药均能上行而散,故配以降肺气、散风寒之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达到宣肺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桂,又能缓和麻、桂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而不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义。四药合用,表寒得散,肺气得宣,诸证自平。

【参考应用】本方为发汗解表的代表方剂。风热表证、表虚自汗等不宜用。临床医学中的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风寒表实证可以参考辨证治疗。

桂枝汤(《伤寒论》)

【组成】桂枝9g芍药9g甘草炙4。5g生姜9g大枣4枚

【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用法】温服,饮热粥以助发汗,每日2~3次。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流清涕,干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缓。

【方解】本方是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常用方剂。本方证为风寒束表、营卫不和所致。方中桂枝辛温,解肌通阳、发汗解表为君药;辅以白芍敛阴和营为臣药,同时防止桂枝发汗太过而伤阴;桂、芍等量相配,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一散一收,调和营卫,表里同解;生姜助桂枝以辛散卫分表邪;大枣助芍药养营,姜枣合用,又加强桂芍调和营卫之功,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效。

【参考应用】本方应用于表虚证,表实无汗、表寒里热等不宜使用。临床上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等属营卫不和者。

银翘散(《温病条辨》)

【组成】连翘30g金银花30g苦桔梗18g薄荷18g竹叶12g生甘草15g荆芥穗12g淡豆豉15g牛蒡子18g

【功能】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用法】以鲜芦根汤煎汤,水煎服,每日2~3次;也可作丸剂、片剂。

【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症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方解】本方为辛凉解表的常用方剂。方中金银花、连翘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为君药;同时两药气味芳香又可辟秽化浊,除在透散卫分表邪的同时,还兼顾了温热病邪易蕴结成毒及多夹秽浊之气的特点,又用于治疗温病初起。薄荷、牛蒡子辛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兼有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解表散邪,此两者虽属辛温,但辛而不烈,温而不燥,配入辛凉解表方中,增强辛散透表之力,同为臣药。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开宣肺气而止咳利咽,同为佐药。甘草既可调和药性,又可合桔梗利咽止咳,为佐使药。本方所用药物均系清轻之品,故为风温平剂。综观本方配伍特点有二:1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荆芥穗、淡豆豉,既有利于透邪,又不违背辛凉之旨;2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相配,具有外散风热、内清热毒之功,构成疏清兼顾,以疏为主之剂。

【参考应用】本方现代常用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麻疹、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等辨证属温病初起,邪郁肺卫者。皮肤病如风疹、荨麻疹、疮痈疖肿,亦多用之。

桑菊饮(《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7。5g菊花3g杏仁6g连翘5g薄荷2。5g桔梗6g生甘草2。5g苇根6g

【用法】水煎,每日2~3次服。

【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症见咳嗽,发热不重,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

【方解】本方为辛凉解表之轻剂。本方证为风温初起、邪伤肺络所致。方中桑叶甘苦性凉,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辛甘性寒,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共为君药并以君药命名;薄荷辛凉,疏散风热,助君解表;杏仁苦降,肃降肺气;桔梗辛散,开宣肺气,与杏仁相合,一宣一降,止咳平喘,是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共为臣药;连翘疏散邪气,清热解毒;芦根清热生津,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配,使在表之风热得以疏散,肺气得以宣降,故表证解,咳嗽愈。

【参考应用】现代常应用于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属风热犯肺者。临床上风寒咳嗽忌用,不宜久煎。

二、泻下剂

凡是以泻下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道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主要治疗里实证为主的方剂,称之为泻下剂。针对不同的证候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等四类。

应用泻下剂时要注意辨证选方,年老体弱,产后血虚,病后津液损伤者,虽然大便秘结,也不可专事攻下;孕妇慎用泻下剂,以防滑胎;服用泻下剂应该中病即止,不可久服;注意饮食调养,以免重伤胃气;服用泻下剂不宜过早服食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影响脾胃功能恢复。

大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大黄12g厚朴24g枳实12g芒硝6g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