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中医学专业课程有哪些 > 第六节 气血津液病证(第2页)

第六节 气血津液病证(第2页)

二、消渴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其病因病机主要与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和劳欲过度所致阴津亏损密切相关。先天禀赋不足,阴虚津亏,或饮食肥甘,损伤脾胃,积热伤津,消谷耗液,或情志不舒,郁久化火,消灼肺卫津液,或劳欲过度,阴虚火旺,肾虚肺燥,胃热内生,均可导致消渴的发生。

本节之消渴病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西医学的尿崩症,因具有多尿、烦渴的临床特点,与消渴病有某些相似之处,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一)肺热津伤(上消)

临床表现: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疗原则: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黄连末、天花粉末、生地汁、藕汁、人乳汁、姜汁、蜂蜜)。

(二)胃热炽盛(中消)

临床表现: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疗原则: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药:玉女煎(石膏、熟地黄、麦冬、知母、牛膝)。

(三)中气亏虚证(中消)

临床表现: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质淡,苔白而干,脉弱。

治疗原则: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方药:七味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藿香、木香、葛根)。

(四)肾阴亏虚(下消)

临床表现: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疗原则:滋阴固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山茱萸)加减。

(五)阴阳两虚证(下消)

临床表现: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疗原则: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方药:金匮肾气丸(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加减。

三、内伤发热

凡因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发热,为内伤发热。内伤发热一般以低热多见,有时也可见高热,也有患者自觉发热而体温正常。

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包括阴精亏虚,中气不足,肝气郁结,瘀血阻遏、湿郁发热。素体阴虚,或热病日久,耗伤阴液,或误用、过用温燥药物等,导致阴精亏损,阴虚则阳盛,水不制火,阳气偏亢而引起发热。由于劳倦过度,饮食失调,或久病失于调养,以致中气不足,阴火内生,虚阳外越而引起发热。情志抑郁,肝气不能条达,气郁化火而发热,或因恼怒过度,肝火内盛,以致发热。此种发热与情志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正如丹溪所云“气有余便是火”。因情志不遂而气滞,或劳倦过度而气虚,或外伤肌肤而出血等原因,均可导致瘀血内停,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郁久化火故而引起发热。由于饮食失调忧思气结等而使脾胃受损,运化失职,以致湿邪内生,郁而化热,进而引起内伤发热。

现代医学中的功能性低热、结核病、血液病、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肿瘤及某些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或原因不明的发热,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一)阴虚发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